摩尔多瓦是个怎样的国家?
摩尔多瓦是一个位于东欧的国家,毗邻罗马尼亚和乌克兰。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摩尔多瓦是一个位于东欧的国家,毗邻罗马尼亚和乌克兰。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摩尔多瓦的首都是基希讷乌,该国的官方语言是摩尔多瓦语,也称为罗马尼亚语。摩尔多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民俗风情。
摩尔多瓦是一个小国,南北两端最长不过350公里,东西两边最宽不过150公里,全国总面积仅有3.38万平方公里。单就面积而言,摩尔多瓦也就和咱们的海南岛差不多。而在人口方面,海南则是要甩出摩尔多瓦八条街。根据联合国最新的数据显示,摩尔多瓦当前的人口总数不过才350万左右。而咱们海南省当前的人口数量,则是超过了1000万,差不多相当于3个摩尔多瓦。
经济方面,摩尔多瓦是一个主要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主要出口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产品。此外,信息技术和服务业也在该国逐渐发展壮大。摩尔多瓦还有美丽的风景和自然景观,吸引着一些旅游者。
然而,摩尔多瓦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问题和政治稳定性等方面的挑战。国家的未来发展取决于其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利用其资源和潜力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摩尔多瓦,一个被遗忘的欧洲小国。
关于摩尔多瓦这个国家,大部分人应该都比较陌生。如果不是最近乌克兰风云再起,吸引了全球目光,估计大家听都没听过这个地方。
摩尔多瓦是一个欧洲国家,位于东欧平原边缘。西边挨着罗马尼亚,东边则是紧邻乌克兰。而正是因为和乌克兰离得近,摩尔多瓦才会成为诸多“乌克兰难民”的避战首选之地。所以这些天的摩尔多瓦很热闹,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难民从乌克兰涌入。
当然,摩尔多瓦并不是终点站,绝大部分的“难民”都只是把这里当成一个中转站。没办法,摩尔多瓦的各方面条件太差了,他们根本负担不起这些“难民”,同样也不会成为“难民”们的理想避难所。
首先摩尔多瓦是一个小国,南北两端最长不过350公里,东西两边最宽不过150公里,全国总面积仅有3.38万平方公里。单就面积而言,摩尔多瓦也就和咱们的海南岛差不多。而在人口方面,海南则是要甩出摩尔多瓦八条街。根据联合国最新的数据显示,摩尔多瓦当前的人口总数不过才350万左右。而咱们海南省当前的人口数量,则是超过了1000万,差不多相当于3个摩尔多瓦。
其次,摩尔多瓦的经济水平落后。当前的摩尔多瓦,就像是一个大农村,城市化程度极低。其中基希讷乌作为摩尔多瓦的最大城市和首都,仅有50万左右的人口,城建规模还比不上咱们这边的许多县城。城市化程度低下的背后,其实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摩尔多瓦的经济水平。
作为欧洲著名的穷乡僻壤,摩尔多瓦的工业基础薄弱,自然资源匮乏。这导致其既无法像西欧的发达国家那样依靠工业科技致富,也无法像东欧的资源土豪们那样依靠老天爷赏饭吃。所以这个国家乃是欧洲经济的吊车尾,长期与乌克兰竞争“欧洲最穷国”的宝座。
以GDP数据为例,摩尔多瓦在2020年的GDP总量约为115亿美元,而人均GDP则是在4300美元左右。这个GDP数据是什么概念?咱们隔壁的蒙古国,在东亚乃是出了名的穷地方,一度被联合国认定为全球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人家在2020年的GDP总量却是能够达到130亿美元,人均GDP同样也能在4000美元以上。
狭小的国土,加上破落的经济,使得摩尔多瓦根本没有能力去收留从隔壁来的这些难民们。事实上,摩尔多瓦不仅仅是接待不起外来客,就连养活自家人都很困难。为了生活,大量的摩尔多瓦青年选择出国打工。据统计,当前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摩尔多瓦人在国外工作。
关于摩尔多瓦的贫穷问题,很多人将其归咎为先天条件不足。毕竟咱们之前就提到过,摩尔多瓦是穷乡僻壤,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像什么煤铁矿产、石油天然气,一概没有。平时顶多就是靠着东欧平原的黑土,发展一下农业。
但事实上,地理条件仅仅只是限制摩尔多瓦经济发展的一个次要原因。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摩尔多瓦的贫穷,其实更多的还是一些历史因素在影响。
与隔壁乌克兰一样,摩尔多瓦在历史上曾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过相比于二毛哥哥的万众瞩目,摩尔多瓦的存在感就要低太多了,甚至于在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里面,摩尔多瓦都是地位最低的那一个。没办法,摩尔多瓦这个国家的出身太低,就好比是柴房婢女所生的无名庶子一般。
摩尔多瓦是一个“拼凑”出来的国家,其国土通常被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位于德涅斯特河右岸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和左岸的摩尔达维亚地区(国际上通常称其为“德左地区”)。而在历史上,这两块地方曾一度是被分割开来的。
其中比萨拉比亚地区在历史上是罗马尼亚的一部分,曾附庸于奥斯曼帝国。而东岸的公元摩尔达维亚地区,则长期是被沙俄所占领。
公元1812年,沙俄通过俄土战争的胜利,将势力扩张至德涅斯特河流域,从而将比萨拉比亚地区纳入了自家版图。虽然在1856年,沙俄因为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利,不得不交还了比萨拉比亚。但紧接着沙俄又揍了奥斯曼帝国一次,然后把比萨拉比亚给拿了回来。
一战结束之后,罗马尼亚凭借着协约国这杆大旗,趁机将比萨拉比亚从苏联手里拿了回来。不过苏联也没有完全放手,而是在德涅斯特河左岸搞了一个摩尔达维亚共和国来针锋相对。
公元1940年,苏联占领比萨拉比亚地区,并将其并入了摩尔达维亚共和国。而此时的这个摩尔达维亚共和国,便是当下摩尔多瓦的前身。
虽然在并入苏联之后,比萨拉比亚和德左地区合为了一家。但天然的地理分割和常年政治对立,导致这两块地方很难过一块去。别的不说,单就经济发展这一块,两岸的差距就非常明显。其中比萨拉比亚则是在大国夹缝中生存,被当做博弈筹码争来夺去,常年的战争使其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而德左地区作为苏联的元老,早早地便经历了五年计划的系列,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生活比较富裕。
当然,德左地区地区的“富裕”也只是相对的,仅仅是比对岸好一点而已。因为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摩尔多瓦的存在感太低,在苏联各大加盟共和国里面属于是吊车尾级别,压根就不受重视。没办法,他的条件太差了。
首先他没有俄罗斯、乌克兰这样的嫡出身份,基础差,底子薄;其次他没有波罗的海三国那样的地缘条件,旁边的罗马尼亚早就和苏联是一家;最后他没有高加索和中亚诸国的丰富资源,老天爷也不赏饭吃。
总而言之一句话,要啥啥没有。这样一个地方,自然是不会受到苏联的重视的。
虽然在战后,苏联也在帮助建设摩尔多瓦。但却没有将其当做重点核心区域来对待,给予的资源倾斜有限。众所周知,苏联的经济建设长期是以重工业为主。但是在摩尔多瓦,农业和食品加工才是大头。尤其是在西岸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几乎全是农场和庄园,少有见到什么大型工厂。在那些年,摩尔多瓦以苏联的不到0.2%的领土面积,承担了全国约2.5%的农业产出。
所以很明显,在苏联的经济体系中,摩尔多瓦其实是处在一个相当次要的位置。而这便是当下摩尔多瓦经济基础薄弱的根源之所在。
苏联解体之后,独立的摩尔多瓦开始自起炉灶。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缺乏工业基础,而自身资源又很匮乏,摩尔多瓦的经济发展道路可以说是坎坷不断。没办法,以前有着苏联这个大家长罩着,什么都不用愁。现如今苏联解体了,大家各过各的,那就得自己想办法了。高昂的原料成本,萧条的市场环境,以及私有化经济体系的外来资本冲击,都会对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这是苏联解体之后,基本每一个原加盟共和国都需要解决的经济难题。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摩尔多瓦面临的可不仅仅是这一道经济上的难题。在政治上,摩尔多瓦同样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前面我们提到过,摩尔多瓦是一个被强行“拼凑”起来的国家,德涅斯特河两岸的差异很大。尤其是德左地区,民族文化更加倾向于俄罗斯,经济也比对岸更加发达。这导致其对于摩尔多瓦这个“罗马尼亚”国家,并没有太大的归属感。
当初因为是同在苏联治下,两岸一起过日子倒也没多大问题。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德左地区就开始有想法了。毕竟德左地区的体量不大,其面积只有大约4000平方公里,差不多是摩尔多瓦国土总面积的12%,至于人口方面,则是在50万左右,只占到摩尔多瓦总人口的7分之一。地盘小、人口少的德左地区,恐怕很难在独立之后的摩尔多瓦拥有较大的话语权。而德左地区本身又有着比对岸更加发达的经济体系,届时很可能会被强行“平均”。最简单的一点,摩尔多瓦肯定会用左岸的税收去补贴右岸。
简而言之,德左地区担心摩尔多瓦独立之后,自己的利益会受损。所以在摩尔多瓦从苏联独立的同时,德左地区也在筹划着如何从摩尔多瓦独立。
1991年12月,德左地区通过全民公投,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正式宣布独立。而摩尔多瓦政府对此拒不承认,双方彻底闹掰。1992年3月,摩尔多瓦内务部队开进德左地区,并与当地武装发生冲突,摩尔多瓦内战爆发。战争持续了约半年,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伤,最终在俄罗斯等多方势力的调停下结束。
最为关键的是,摩尔多瓦这场战争并没有打出一个“理想”的结果来。战争结束之后,德左地区虽说没能完全从摩尔多瓦独立出去,但摩尔多瓦也管不了它。这意味着摩尔多瓦其实是失去了对德左地区的实际控制权。
如此一来,摩尔多瓦的实际经济实力就得大打折扣了,毕竟德左地区才是摩尔多瓦的经济中心。屋漏偏逢连夜雨,原本摩尔多瓦就被这不景气的经济搞得焦头烂额,结果又把钱袋子给搞丢了。这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无疑是更加的雪上加霜了,贫穷难以避免。
事实上,关于摩尔多瓦面临的诸多问题,本质上还是一个地缘问题。从地图上看,摩尔多瓦是一个被两国包围的内陆国家,没有第三邻国。咋一看,这样的地缘形势似乎很简单,因为只需要和两位邻居搞好关系就行了,就像咱们隔壁的蒙古国一样。
但事实上,摩尔多瓦和蒙古国没法比。因为蒙古国的两位邻居乃是俄罗斯和咱们,每一个的实力都极其强悍。有着他们的存在,其他第三方势力是很难插手进来的。然而摩尔多瓦的邻居们可就差远了,不管是罗马尼亚,还是乌克兰,都无法完全阻断摩尔多瓦的对外通道。
所以摩尔多瓦终究还是一个处在大国夹缝中的国家,只能充当工具人,随波逐流。
这是小国的无奈,更是小国的悲哀。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