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庄子是不是和自己的妻子没有感情?
朋友惠子死了,庄子很悲伤,妻子死了反而鼓盆而歌,给人一种他很薄情的印象。事实上恰恰相反
朋友惠子死了,庄子很悲伤,妻子死了反而鼓盆而歌,给人一种他很薄情的印象。
事实上恰恰相反。
惠子就是一个绝好的参考对象。惠子死了之后,庄子什么反应?他不紧不慢给旁边人讲了一则寓言,交代了他和惠子相爱相杀的关系。最后直抒胸臆,也不过感叹一句没有知音罢了。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
而妻子死了呢,有趣的是这时的旁观者就是惠子。惠子说那个人和你住在一起,一起养育你们的孩子,老去,身死。你不哭也就罢了,又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 ,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 :“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 ,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 故止也。”(《庄子·至乐》)
庄子回答道,她刚离开时我怎么能不伤心呢,但是我转念一想,人一开始并没有生命,不但没有生命也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更没有气。混沌之中突然有了气,气变为形体,形体有了生命,最后又死去,就像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一样。她还躺在那里,我失声痛哭,就太不懂命是什么了,所以我就不哭了。
这段话能透露的信息是,庄子一开始是很痛心的。后来他按照自己一贯的学说作解脱之词,觉得自己不该哭,最后也就放弃了哭。
对比惠子死去庄子的反应,明显妻子死去时庄子的情感波动更大。与其他故事里的庄子不同,此时的庄子显得尤为真诚,完全没有精力像辩论鱼之乐时那样耍机锋。
而且,鼓盆而歌又何尝不是一种哭的扭曲的表达,既是对自己的安慰,又是希望妻子安心离去?
荒唐的人反而用情至深。相比遵守礼节而作的假哭,庄子是有深情在的。他悲伤过,回忆过之前妻子的一生,甚至思考了妻子人生的意义,然后用自己一贯的学说为自己和妻子作解脱,用反常的举动送妻子最后一程。
后世阮籍有类似的举动,母亲死了不哭,吊唁的人走了之后疯狂吐血。鲁迅有一篇小说《孤独者》,里面也有类似的情节,对世俗的礼节不屑,其实却用情很深。
其次是拜;其次是哭,凡女人们都念念有词。其次入棺;其次又是拜;又是哭,直到钉好了棺盖。沉静了一瞬间,大家忽而扰动了,很有惊异和不满的形势。我也不由的突然觉到:连殳就始终没有落过一滴泪,只坐在草荐上,两眼在黑气里闪闪地发光。
大殓便在这惊异和不满的空气里面完毕。大家都怏怏地,似乎想走散,但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模样,是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到,大家都手足无措了,迟疑了一会,就有几个人上前去劝止他,愈去愈多,终于挤成一大堆。但他却只是兀坐着号啕,铁塔似的动也不动。
大家又只得无趣地散开;他哭着,哭着,约有半点钟,这才突然停了下来,也不向吊客招呼,径自往家里走。接着就有前去窥探的人来报告:他走进他祖母的房里,躺在床上,而且,似乎就睡熟了。
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对,庄子“鼓盆而歌”的行为与他的生死观是非常一致的。
《庄子-齐物论》中写的很清楚: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显然,庄子认为生命无非是梦中之梦,生命的结束是梦的苏醒,所以才会说:“那些死去的人难道不会后悔自己曾经生过吗?”因此,“鼓盆而歌”是庄子用他的行为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