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国民党将领中的黄伯韬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第10,501 条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501 条回答。
黄百韬是国军的一员猛将。
黄百韬是广东人,但从小在天津长大。
黄百韬生于军人世家,父亲在淮军担任低级军官,家境很拮据。
家里勉强支持黄百韬上学到13岁,就初中辍学去江苏督军李纯部队当兵,开始军旅生涯。
由于黄百韬年龄很小,不能上战场,就留在李纯的司令部做传令兵。
而黄百韬聪明伶俐,勇敢刚烈,李纯对他很是喜爱,当作亲戚一样。
当时李纯妻子有个贴身丫鬟,从小就跟着太太,后来被认为干女儿。
因为李纯非常喜欢黄百韬,将这个干女儿嫁给他。这下黄百韬身份就不同了,被李纯送到金陵军官教育团学习,毕业以后就会成为军官。
可惜,在一切大好的时候,1920年李纯被副官暗杀身亡。
黄百韬没有了靠山,毕业以后只能继续在军阀张宗昌的部队服役。好在他能力突出,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1928年北伐战争,张宗昌的直鲁联军崩溃,张宗昌本人丢弃部队逃亡。
黄百韬的上级,师长徐源泉向蒋介石投降,将部队拉了过去。
由此,黄百韬也成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部队。
有意思的是,蒋介石打直鲁联军没有费什么事,然而打黄百韬区区一个团(实际上只有1个营多的部队)却损兵折将。
蒋介石认为黄百韬很会带兵,是个人才,特别召见了他。
两人见面以后,蒋介石对黄百韬的印象很好。当时直鲁联军被收编以后,大部分军官被蒋介石排挤离开军队或者调到后方吃闲饭,要么就是大大的降职。
黄百韬也被降职为营长,此时被蒋介石直接提拔为团长。
随后黄百韬表现还是很出色,跟随徐源泉在湖北打贺龙的红三军时,多次给红军造成严重损失。
蒋介石对黄百韬很满意,火线将其提拔为第41师第123旅旅长。
为了报答知遇之恩,黄百韬每战必拼尽全力,尤其不在乎自己的生死。
1932年3月,在号称“湘鄂西苏区的广昌战斗”的瓦庙集战斗中,黄所部在被红军包围的情况下,血战七昼夜,负伤不下火线,最终等到援军抵达。
当时红军本想彻底吃掉黄百韬,然后调动部队再歼灭援军,各个击破。
没想到,由于黄百韬拼死抵抗,竟然一周都吃不掉,被迫打成了典型的“中心开花”战法。徐源泉事后评价:毙敌五千,红军历年所缴之国军弹药,于此役消耗一空,洪湖剿“赤”之成功,全赖此役。
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当年就算中央军精锐主力部队,遭遇红军数倍兵力猛攻合围,能够坚守二三天就是奇迹,足可见黄百韬的厉害之处。
此次黄百韬的受伤也得到蒋介石的嘉奖,等到伤愈后改任1932年3月的文家墩战斗中被贺龙歼灭过的第48师144旅旅长。
而黄百韬绝非靠着蛮力打仗的莽夫,而是用头脑打仗的智将。
1935年6月国军张振汉率第41师分三路驰援宣恩,黄指挥4个团首先抵达途中的忠堡,张振汉亲率的中路则在3公里外的狗皮岭被红二、六军团包围激战两昼夜后被俘。
当时上级命令黄百韬立即去救援,但黄认为这是红军围城打援的战术,主要去增援必遭伏击崩溃。
于是,黄百韬只是出动了2个团象征性的打了一下。此战结束后,突围出来的41师官兵跑到南京告状,说黄百韬按兵不动,见死不救。
当时蒋介石要借机将直鲁联军残部彻底中央化,就将黄百韬免除职务,送到陆军大学学习。
黄百韬毕业以后,抗战也开始了。
当时直鲁联军残部都被整编,黄百韬已经没有部队可去。
在1940年之前,他主要为冯玉祥、鹿钟麟这些战区司令长官,担任参谋长职务。黄百韬虽没有直接带兵打仗,也为抗战立下赫赫战功。
要知道,抗战的功劳有很多种,并不是一定要亲自带兵打仗才算立功。以黄百韬这种战区参谋长,实际上是整个战区实际军事的总负责人,是极为重要的。而战区司令长官只负责决策,其他一切军事事务都是参谋长负责。如果参谋长是废物,这个战区一定会被日寇打的体无完肤。
1941年,蒋介石说“人才难得”,指示何应钦要重用黄百韬。
于是,黄百韬被任命为顾祝同第三战区参谋长,一手指挥了浙赣会战,重创了进攻的日军。
在浙江战场,黄百韬同以往一样,经常到第一线观察情况,甚至直接到交火线查看,避免信息滞后。
1944年,黄百韬又被任命为第25军军长,重新去最前线打仗去了。
第25军在国军中,算是声名狼藉。他本来是东北军系统,抗战期间又编入很多川军,成分非常复杂。这支部队属于三流中央军,内部军官很多是旧军阀,贪污腐败,打骂士兵,军纪散漫,骚扰民众,训练废弛,一触即溃。
总之,这就是蒋介石口中的“烂部队”。
黄百韬上任以后,面临这种烂摊子,选择全面整军:黄从就任伊始,即大刀阔斧的对第二十五军进行整饬,严肃军纪,加强训练,因为黄能够身体力行、亲自示范、起带头作用,加上他廉洁的作风,能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指挥才能,25军战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25军之前战斗力低下,遭遇敌人以后只会在远距离开枪开炮,一旦敌人炮火猛烈就选择撤退,美其名曰保存实力打游击。
黄百韬上台以后,因为部队火力太差,特别重视近战和夜战对付日寇。
在黄百韬的强力练兵下,第25军逐步成为中央军第一流的劲旅,这让蒋介石都感到不可思议。
即便如此,第25军形成强悍战斗力时,日寇已经濒于投降。
随后的第二次国共内战中,黄百韬开始带领第25军,同老对手粟裕交战,由此持续了整整3年。
黄百韬和粟裕第一次交手,是在江苏北部的邵伯之战。
当时黄百韬比较轻敌,认为粟裕的土八路没什么了不起,曾宣称最多5天打下邵伯镇(地处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
那个阶段,国军将领普遍轻视八路军。比如黄百韬朋友,第64军军长刘镇湘就有句口头禅:“我们连日本鬼子都不怕,难道还怕几个土八路?”
结果即便黄百韬到最前线督战,第25军仍然打不下邵伯,甚至差点被粟裕包围歼灭。
此战第25军伤亡2000人,只歼灭粟裕1000人,丢尽了脸面。
不过,黄百韬还是很厉害的,立即承认错误,总结经验,开始针对八路军的特点进行克制。
随后第25军作为苏北国军主力,连续攻克新安镇等战略要地,占领了整个苏北,将粟裕主力赶入了山东。
1947年,鲁南战役爆发。黄百韬下辖两个军,名义上张灵甫第74军又归属黄的纵队。
但张灵甫一意孤行,不听从黄百韬劝告,一味高歌猛进,同后续部队甩开10多公里距离,结果遭遇解放军伏击。
张灵甫同解放军刚刚交手,黄百韬就知道情况不妙。他一面劝告张灵甫立即撤军,一面率领第25军和第65军不惜代价攻击前进,试图同张灵甫74军靠拢。
可惜,此时已经迟了。
张灵甫一向认为自己是天子门生,嫡系将领,看不上黄百韬这种半路出家的杂牌军将领。
平时两人相处,张灵甫也颇为傲慢,不把黄百韬放在眼里。
然而在这种关键时候,张灵甫却知道黄百韬还是靠得住的,也能打硬仗,向黄百韬恳求帮助。
黄百韬不计前嫌,亲自赶到最前线指挥。但解放军已经部署了几条防线,短时间内第25军根本就攻不过去。
此时已经是74军被围第二天深夜,74军阵地上枪炮声已经开始减弱。
黄百韬判断74军凶多吉少,只能败中求胜,一面派小股部队顺着羊场小路突进,试图尽量能够增援74军;一面他亲自指挥了两次进攻,要求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攻占天马岭。
结果第25军两个主力旅,花费7个多小时以重大伤亡,拼死攻克了天马岭,击破了解放军的拦阻,可以同74军靠拢。
然而,此时74军已经全军覆没,张灵甫发出绝命电以后自杀身亡。
黄百韬为了避免粟裕十多万人转而合围自己,只能颓然率兵火速撤退。
这个战役,黄百韬的第25军就损失了3000人。
张灵甫74军全军覆没,黄百韬虽只是挂名上级,也受到了撤职留任的处分。
因为歼灭74军也有不小的损失,尤其弹药的巨大消耗和鲁南根据地被占领的损失,短时间难以弥补,解放军开始走了下坡路。
由此,黄百韬打了一系列的胜仗。
在临朐南麻战役中,黄曾拼死增援,最终协助胡链等部队击退了解放军。
战役中,黄百韬的士兵在南麻牛心崮战斗中将华野七纵司令成钧击伤,开创了国军射伤解放军将领的记录,解放军还伤亡了2万多人。
随后黄百韬率部猛攻胶东,一举重创胶东解放军,占领胶东大部分地区。
由于中原战场吃紧,黄百韬又被紧急调往河南,率领25军同刘伯承多次交手,胜多负少。
黄百韬多次造成解放军的很大损失,被粟裕盯上,定为优先歼灭的国军主力部队之一。
1948年6月豫东战役第三阶段中,黄部本来用于增援兖州,当黄部奇兵突至时,粟裕毫无准备,只得将所围的国军放出。
粟裕不是好惹的,立即转而围歼黄百韬。当时解放军兵力众多,黄百韬率部顽强坚守,血战中几乎崩溃。
眼见部队就要顶不住,黄百韬在帝丘店地区亲自率领2营部队,在4辆坦克掩护下苦战八昼夜,亲率坦克救援第七十二军。当时黄百韬作为一个堂堂兵团司令官,竟然站在坦克上手持冲锋枪到最前线指挥作战,被炮弹炸伤后坚持不下火线。
这创造了国军战史上,兵团司令带队冲锋之唯一战例。他的参谋长死劝也未拦住他。
年逾半百的黄百韬如此刚猛,本来士气低落的部队受到鼓舞,咬牙坚持作战,稳固了阵地。此时邱清泉也率部突袭解放军侧背,伤亡不轻的解放军被迫撤退。因此役黄百韬于九月获颁青天白日勋章,并被破格提升为陆军第七兵团中将司令官。
只是,国军全国战局的失利,不是黄百韬一个人可以扭转的。
1948年济南战役爆发,解放军主力包围济南,黄百韬奉命率领第七兵团,连同邱清泉部北上救援。
虽然黄百韬和邱清泉私交不太好,但两人一致认为这是解放军的诱敌深入的战略。
当时整个山东地区几乎都被解放军控制,国军只剩下一个孤城济南。
国军无论多少增援部队过去,不是在路上被合围歼灭,就是一同被困在济南城内等死。
所以黄百韬和邱清泉并没有积极北上,果然没多久9月吴化文叛变投降,济南城破,王耀武被俘。
虽然济南战役后,黄百韬还有突袭位于苏北解放军张光中等地方部队,获得重大胜利,战局却彻底陷入溃败中。
在淮海战役爆发前,辽沈战役已经基本结束,50万东北国军,包括五大主力的两支,灰飞烟灭。
以林彪解放军的百万规模,华北傅作义也是挡不住的,看来北方肯定完了。
然而此时,国民政府却要求在徐蚌地区进行主力决战,彻底扭转败局。
而徐蚌地区的国军只有40多万,解放军粟裕华野就有40多万,还有刘伯承中野部队。
黄百韬等一线将领都认为,在己方实力没有明显占优的时候,擅自进行主力决战,无异于自我毁灭。
另外,黄百韬等人也认为,政府国防部高层有间谍。拿74军张灵甫被歼灭一事来看,解放军对国军的指挥了如指掌。这种情况下,战略会战是不能打的。
但作为兵团司令官,黄百韬等人却无法对战略决战发表什么决定性意见。
参谋总长顾祝同即于11月3日,带着作战厅长郭汝瑰,前往徐州,召集剿匪总司令部所属的高级将领,举行会议。
搞笑的是,后来我们知道,这个郭汝瑰就是潜伏的间谍。而制定徐蚌会战计划的国防部主管作战的参谋次长刘斐,也是间谍。
会议上,黄百韬认为战略会战不能打,尤其不能按照国防部部署的这样打。这种战略部署,等于是将部队分散开送上门去,给解放军一个个吃掉:“陈毅主力(七个纵队)业已由鲁(山东)西、南南下,将会合其在(江)苏北三个纵队,夹击我兵团。刘伯承部将从西南方向,牵制剿总各主力兵团,使不能应援我。如此击破我兵团后,再循序逐次各个击破其各兵团。”
事实证明,黄百韬预计的完全正确,这就是解放军在淮海战役的战略。
黄百韬认为就算一定要打,也必须改变国防部制定的战略,转而:以徐州为中心,集结各兵团对东南西北各方向备战,深沟高垒,打算作持久战。
只是,黄百韬的说法根本不被采纳。
等到淮海战役马上就要爆发的时候,黄百韬根据粟裕迅速南下的动向,强烈要求他的第七兵团立即放弃连云港,全力向徐州靠拢,避免过于突出被解放军合围。
虽然顾祝同最终批准了提议,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第7兵团最终在碾庄,被解放军优势兵力团团包围。
在碾庄这里,第7兵团只有7万人,面对粟裕15万主力的合围。
碾庄地处平原丘陵地区,根本无险可守,仅有13兵团之前修建的部分野战工事和一系列小村庄。
而黄百韬明白第7兵团突围的可能性不大,却仍然坚决不投降。
作为黄百韬的谢幕战,他在小小的碾庄坚守了16天,造成华野进攻部队5万多人伤亡,最终7万多人全军覆没。
当时战斗非常惨烈,很多小村子都被炮火彻底炸平,双方有大量近战肉搏,逐屋争夺。
这就是《集结号》中谷子地说的:头皮上飞子弹,裤裆下滚手榴弹,就算神仙来了也得尿裤子!
打这种战斗,无论你军事素养再高,死活都有八成靠运气。再厉害的老兵,也难说下一分钟还能活。
后来华野老兵摆资历,基本都是这么一句:老子当年打过碾庄!
战役最后,手下将领纷纷劝告黄百韬化装突围。
这是几十万人的大规模战役,区区几个人想要突围出去还是有可能的。
但黄百韬拒绝突围,因为这样被俘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他对刘镇湘军长说:“我老了,而且多病,何苦要搞出一副狼狈的样子给别人看。我牺牲了,还可使别人知道有忠心耿耿的国民党人,或可使那些醉生梦死的人醒悟过来,国民党或许还有希望。你年纪还轻,尚有可为,希望你突围出去,再为党国做点事”
黄百韬又说:如果你能够突围出去,请帮我感谢总统的知遇之恩。我虽然不是黄埔嫡系将领,但是发给我觐见“总统”的特别通行证编号是17,够靠前的了,足可以了。
1948年11月22日,是碾庄战役最后一天。先是第六十三军军长陈章,在窑湾之战败阵后自杀,随后黄百韬也自杀身亡。
死前,他拿出一张照片,背面写:“黄伯韬尽忠报国”,请25军副军长杨廷宴转交蒋介石。
黄百韬自杀身亡以后,目睹一切的杨廷宴忍不住放声大哭。当时解放军相距不过几百米,杨廷宴只能将黄百韬的尸体草草埋葬。唯恐将来尸体腐烂无法辨别,杨廷宴将黄的总统特别通行证,放在他的口袋里面。
杨廷宴也没逃出多远,就被解放军俘虏。当时他已经换了一般士兵的军服,加上他并不是什么有名的将领,最后就被当作普通士兵释放。
杨廷宴还是比较讲义气的,被释放以后并没有只顾自己逃命。他偷偷潜伏回黄百韬的埋尸地,找到附近一户叫做陈文吉的农民,谎称自己亲哥哥被解放军打死了,埋在这里,求他们照看一下,将来迁坟的时候会给于重金酬谢,还当场给了一些钱。
杨廷宴逃回南京以后,讲述了事情经过。他不敢再回到碾庄,第二次被俘恐怕就要被枪毙了,于是换成黄百韬贴身副官李文正回去找遗体。
李文正对黄百韬忠心耿耿,同黄百韬的老同学张进叶两个人,冒着很大危险跑回还在打仗的战场,找到了农户陈文吉。
时间已经过去了1个多月,黄百韬遗体果然已经腐烂,面目无法辨认。好在通过衣袋里面的特别通行证,确定了这就是黄百韬的遗体。
他们雇了一辆驴车,运输黄百韬遗体返回南京。路上多次遭遇解放军哨卡拦截,但张进叶是江苏本地人,谎称自己哥哥死了,要迁葬回祖坟。黄百韬遗体腐烂的看不出相貌,况且解放军哨卡是抓活人,比如军警宪特,并不在意死人。
于是,黄百韬遗体就这么被运回了南京。
1949年1月,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上将并于南京钟山举行国葬(墓址在太平门外曹古山国葬区,今天是南京蒋王庙明代将军李文忠墓的后山),由总统蒋中正亲自主持,并再追赠其青天白日勋章。
同年4月,解放军攻占南京,政府再将其骨骸迁葬于台湾五指山公墓上将区(但一种说法是当年时局紧张,老蒋下野,黄家的孤儿寡母自顾不暇,在台湾的是黄百韬衣冠冢。黄家人唯恐南京的黄百韬坟墓被破坏,谎称遗骨已经迁往台湾)。
老蒋对于黄百韬,还是非常照顾的。
黄百韬只有一儿一女,独生子黄效先在1956年5月,在台湾开枪杀死了好友杨士荣,还将尸体焚烧后丢弃。
没多久,黄效先被捕入狱,按照当时法律,杀人焚尸肯定是死刑。
黄百韬的妻子跑到蒋介石面前,哭求特赦这个唯一的儿子,不要让黄百韬断根。
蒋介石考虑到黄百韬对国家有很大贡献,又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当时黄效先还没有结婚生育)。
于是,在1957年蒋介石特赦黄效先,将死刑为无期徒刑。
黄效先坐牢13年后,在1969年出狱。
在2006年,行动不便的黄效先在孙辈的搀扶下回到南京,给父亲扫墓。
1948年12月初,黄百韬的棺材被送到了南京,蒋介石为这个战死的国民党兵团司令举行了“公祭。”蒋介石还下令,让在南京的所有部门都要派出代表参加,所以“公祭”的规格还是很高的。
为了表示体恤,蒋介石让南京国防部给黄百韬的家属发了五万元的金圆券,可是金圆券在10月就已经崩了,12月的金圆券已经开启了“一日数跌”的模式,黄百韬的家属拿到的这点金圆券,如果不马上花掉,到了第二年的2月,也就够买一碗面了。
黄百韬,1900年9月9日出生于天津,祖籍是广东梅县(今梅州梅江区),他早年是北洋政府江苏督军李纯手下的传令兵,由于为人机警且任劳任怨,所以李纯很喜欢黄百韬,将自己的贴身婢女送给了黄百韬为妻。
李纯对黄百韬是很不错的,后来又送他去金陵军官学校学习。1920年10月11日夜,李纯突然暴死督军署内,督军由齐燮元接任。虽然北洋政府宣称李纯是自杀,但是其中疑点重重,被人暗杀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黄百韬从军校毕业后,靠山李纯已死,所以他的只得去齐燮元的部队当排长,期间升迁的很慢,到了1925年也不过是个连长。1925年,奉军张宗昌率部进攻江苏,黄百韬在战斗中被俘,不过这却成了黄百韬的一个机遇。原来张宗昌当年在金陵军官学校当过教育团的团长。张宗昌非常高兴的收留了黄百韬,并将其当成亲信,毕竟两人有师生之谊。在张宗昌的手下,黄百韬就擢升得快多了,北伐前已经是张宗昌手下大将徐源泉部的一个旅长了。
二次北伐中,张宗昌的部队损失殆尽,黄百韬跟着徐源泉向蒋介石投降。蒋介石为了收编拉拢这些杂牌,让黄百韬去陆军大学第三期学习。黄百韬陆大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掌握部队。抗战初期,他被派到各处当参谋之类的职务,比如去第六战区的长官部当参谋处长,去军委会当高参。
黄百韬出身北洋,在国民党中是没有靠山的,不过此人非常刻苦,也善于表现,在军委会期间得到了军政部长何应钦的赏识,在1941年时将其调到第三战区,给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当参谋长。顾祝同和何应钦关系一般,对空降的黄百韬很不满,不过黄百韬极力隐忍,对顾祝同极为恭敬。时间一长,顾祝同觉得黄百韬这个人蛮不错啊,到了1944年,顾祝同推荐黄百韬去25军当军长,也算是对黄百韬良好表现的一种奖励。
黄百韬对这个军长的职务非常看重,此后但凡作战,总是处处争先,表现的非常卖力,一个杂牌奖励能为蒋介石如此卖命,也是极为少见的。
1946年初,黄百韬带着25军积极的参与了对解放区的进攻,不久后,25军改称为整编25师。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中,整编74师被全歼,师长张灵甫战死,一时间引起一片哗然。在孟良崮战役中,整编25师是参与救援整编74师的部队之一。战后,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准备惩处一两个救援不力的将领,而杂牌出身的黄百韬自然就成了完美的背锅者。
黄百韬从顾祝同处得知蒋介石将要处理自己,他干脆直接去找第1兵团司令官汤恩伯,把孟良崮战败的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说责任由他一人承担。无论黄百韬是真心想要一人承担,还是以退为进,反正结果很好,汤恩伯感动得一塌糊涂。在军事会议上,汤恩伯极力为黄百韬开脱,大骂张灵甫骄横跋扈,不听调遣。黄百韬也在会上作了一个多小时的发言,声泪俱下,说自己的整编25师伤亡近万。
蒋介石听了汤恩伯、黄百韬的”肺腑之言“后,也是有点小感动,于是只给了黄百韬一个”撤职留任“的处分。有了这次经历之后,黄百韬是变得更为小心翼翼,对下达的命令总是积极得去执行,说句实话,当时的国军将领要都有黄百韬的这种积极性,也不至于败得那样快了。
在解放战争中,黄百韬可以说是蒋介石一个极有力的”打手“,参与了诸多战役,1948年6月,区寿年的第七兵团被解放军全歼。同年7月,在顾祝同的大力举荐下,蒋介石将粤军余汉谋系统的63,64军与25军合编为第七兵团,黄百韬任司令官。第七兵团之后划归徐州“剿总”,“剿总”司令是刘峙这个“长腿将军”。
在电视剧《大决战》中,刘峙对黄百韬极为看不起,似乎两人关系很僵,实际上刘峙最大的问题是能力不足,至于人品倒没有电视剧中刻画的那样不堪,他和黄百韬的关系还不错。
郭汝瑰曾回忆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黄百韬和刘峙在一块吃饭,黄百韬说:“刘长官,你也太没有担当了,还不如让白长官(白崇禧)来。”刘峙则一本正经地说:“我们这些人,都是总统一步步提拔的,不能和白健生比啊。“
从郭汝瑰的讲述可以看出,黄百韬为人谨慎,却可以大胆地调侃刘峙,而刘峙居然还不生气,还耐心解释,这也反映了两人的上下级关系处的还行。至于电视剧中,黄百韬在顾祝同面前说刘峙的不是,这是不符合历史不符合黄百韬性格的,说刘峙是猪的也不是黄百韬,坊间传闻是邱清泉说的。
正因为黄百韬处处谨慎,对蒋介石有”愚忠“思想,这也造成了他的悲剧。因为,如果是黄埔将领当兵团司令,大抵上是不会等44军从海州撤退的,但是黄百韬不得不等,因为这是蒋介石的命令。黄百韬太清楚自己的身份了,他能当兵团司令,靠的就是能打仗和所谓的”忠心“,他不是黄埔生,也不是浙江人,他只能无条件服从。
在黄百韬死后,蒋介石还不忘挖掘其剩余价值,印制了大量的”黄百韬纪念册“,空投给其他被围困的国军。被包围的国军官兵以为是食物,捡起来一看是纪念册,无不大骂。据说,在黄百韬葬礼上,蒋介石悲伤地说:”黄埔精神不死“,这话流传很广,但是不知真假,如果是真的,恐怕蒋介石是另有所指了。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