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如果不被赐死,秦国是否能提前统一全国?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良将的作用,是绝不可以低估的,何况是白起这种战神级的名将呢?白起对自己的能力和总体形势有着清晰的判断,如果秦王能够听取他的意见,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必然会大幅加快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良将的作用,是绝不可以低估的,何况是白起这种战神级的名将呢?

白起对自己的能力和总体形势有着清晰的判断,如果秦王能够听取他的意见,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必然会大幅加快。

可是,秦王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如此,白起即便留得性命,甚至将来再复起为将,恐怕也不可能再有加速统一的机会了。

白起两次加速统一的建议

白起能够成为白起,自然是知己知彼,知道总体形势,更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长平之战后,白起曾有两次可能加速统一的建议。

1、趁胜灭赵。

长平之战取胜后,白起请求秦王增调军队和粮草,准备趁胜一举灭赵。

当时,赵军主力被歼于长平,国内一片恐惧。如果秦军迅速发起攻势,赵国来不及在军事、外交上进行准备,根本无力阻挡白起。

然而,秦王听信范睢的建议,应允韩、赵各割让土地,与之议和,下令撤兵。

如此,趁胜一举灭赵,加速统一的第一个机会就此错过了。

2、释赵养民,以诸侯之变。

然而,赵国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军事准备后,拒绝如约割地。

秦王遂决心再次发起攻赵之战。

白起认为形势已变,赵国“其国内实,其交外成”,秦国没有取胜的机会,拒绝出任将领。

秦王在先后派王陵、王齕为将,接连遭受挫折后,强令白起任将。

白起拒绝出战:我知道,如果我去了,没有取胜也没有罪;不去,即便没有罪过也难免一死。但是,请允许我提出我的拙见!

释赵养民,以诸侯之变”。抚其恐惧,伐其骄慢,诛灭无道,以令诸侯,天下可定,何必以赵为先乎?

白起的建议是:暂时不要打赵国了,停下来!我们修养生息,恢复元气,消化胜利成果,然后再因“诸侯之变”而视机打击!

如果采纳白起的建议,邯郸之战确实也只能是“无功”了。


然而,秦国可以避免进一步消耗国力;而长平之战及此前一系列连续胜利的果实也可以保存!

如此,魏地河东、赵地太原、韩地上党等关外之地能够成为下一步攻伐的重要基地,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就能进一步加快!

然而,秦王拒绝了白起这最后的建议!

如此,邯郸之战惨败,不仅消耗巨大,丧师甚众,而且,魏地河东、赵地太原、韩地上党悉数丢失!

更重要的是:山东五国(除齐国外),形成了以信陵君等公子为核心的合纵中心!

到此时,恐怕纵然白起尚在,也无法加速统一了···

白起的“边界”

白起用兵如神,百战百胜。

可是,作为顶级名将,白起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有哪些做不到的事情。

秦王派范睢请白起出山时,就曾说:你白起过去百战百胜,“以寡击众,取胜如神”。请你挂帅,灭赵还不容易吗?

白起则在回顾自己过去取胜的奥妙后,指出,自己都是“计利形势,自然之理”,不过是顺应、把握了规律而已。

同时,白起先后两次道出了攻赵无法取胜的道理。

1、秦国国力已疲。

长平之战伤亡过半,消耗巨大,国内空虚,并没有远离本土长期作战的条件。

2、赵国“其国内实,其交外成”。

赵国已经同仇敌忾,积极准备;而其外交也已经收到效果。

如此,“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秦国形势危险。

3、即便是白起,也已经没有了“以巧取胜”的条件。

白起指出:此时,“挑其军战,必不肯出;围其国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未可拔;掠其郊野,必无所得。兵出无功,诸侯生心,外救必至。臣见其害,未睹其利”。

意思很明确。

实力已经悬殊,对方不可能再像长平之战一样被你的引诱而草率调动。

灭国之战,对方必然死打硬拼,不惜一切代价,没有任何退让的空间。

其他诸侯再是愚蠢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必然相救。

此时交战,就是拼实力,即便是名将也没有更多办法。

白起这里说的是邯郸之战。

但其实,白起所道出的,也是秦此时不具备“提前统一”的各种原因。

大秦国力已疲,需休整

邯郸之战前,大秦连续进行了大规模激战。


长平之战打到最后时,秦王征河内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入军,可谓是进行了相当程度的透支。

一方面,秦赵进行决战,秦国不惜代价求胜,自然是明智的。

但另一方面,在大举用兵后,需要消化胜利果实,在所夺取的经济利益大于消耗的情况下,才可能进行下一步大举攻势。

正因为洞察到这一点,白起才提出“释赵养民”的建议,即暂不采取大规模攻势,集中精力消化胜利果实。

然而,秦王不纳白起之言,继续进行消耗巨大的邯郸之战,使国力进一步消耗、疲劳。

更严重的是,邯郸之战失利后,秦军一度只有凭函谷关自守,此前夺取的河东、上党、太原等地全部丢失,而河内等其他关外地区也陷入拉锯状态。

也就是说,长平之战虽消灭赵军主力,但其经济、地盘上的胜利果实几乎全部丢失!

在连续进行耗费巨大的战役后,在经济上却没有得到利益,秦国国力的消耗、疲劳自然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在邯郸之战后的十年时间里,秦国虽然继续攻韩、灭周,并攻打赵、魏一些“拉锯地盘”外,确实无力进行大规模决战。

当信陵君组织起五国联军时,秦军再次一败再败,凭函谷自守!

显然,此时的秦国,暂时无法支撑对大国的灭国之战。

秦国自身的动荡

而且,不久,秦国自己也进入了频繁动荡之中。

秦昭襄王去世后,秦孝文王即位。但是,孝文王也已经五十多岁了,身体也不好,即位当年就病逝了。

即位的秦庄襄王在三年半以后,也病逝了。

秦王政即位时,才13岁。吕不韦辅政。

此后,吕不韦专政、嫪毐之变,秦国的政局一直动荡不安。

即便白起在世,这种动荡情况下,秦国又哪能集中精力进行统一战争呢?

弱而难打的诸侯

长平之战后,关东六国再没有一个诸侯能够单独与大秦扳手腕了。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秦国欲并六国、王天下的意图已经无法隐藏了。各国统治者中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只有合纵抗秦,才能保全自己了。

虽然六国之间仍然互相征伐,但一旦秦国的威胁过大,各国仍然会并力抗秦。


后来秦攻魏时,信陵君振臂一呼,五国出兵来战,除了信陵君的人格魅力外,更是“唇亡齿寒”思想的表现!

邯郸之战、河外之战的失利表明,秦国虽强,但尚不具备独自应对合纵的绝对优势。

条件成熟,顺势而定

可以说,条件不成熟时,即便是白起,恐怕也不能“逆势统一”。

后来秦始皇能一统天下,不独是王翦父子善战,更是大势所趋。

1、秦国国力进一步发展,内部安定。

秦王政粉碎嫪毐集团的叛乱后,秦国动荡的局势得以安定了下来。

同时,都江堰、郑国渠修成后,巴蜀、关中经济进一步发展,使秦国有了长时间进行远征的经济条件。

灭楚时,王翦率六十万大军”空国而出“,尚能采取”坚壁不出“的战法疲劳楚军,背后的底气正是大秦厚实的经济基础!

2、“蚕食”之法的成果,打断合纵的脊梁。

邯郸之战后,尽管秦国没有发动大规模主力决战,但是,其“蚕食”一直在继续。

经过“蚕食”后,前238年,秦王政亲政的这一年,秦军将地盘直接与齐地相接壤,隔断了楚、赵两国的联系,对韩、魏构成了三面包围,如此,“注齐、秦之要,绝楚、魏之脊”的战略构想得以实现。

如此,“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自战国后期以来时聚时散的诸侯合纵抗秦基本宣告失败了!

3、间谍攻势。

此后,秦王政采纳李斯、尉缭之策,重金收买六国的名士、大臣,“不肯者,利剑刺之”。

如此,一方面,六国不可能再施合纵抗秦之策。

另一方面,这种“离其君臣之计”,使大秦在六国收买了“内线”,使他们怂恿君王做出有利于秦的举措。这是从内部打掉诸侯“同仇敌忾”的核心。

比如,后来郭开谗言除李牧;楚国逼项燕急战等,都是这一政策结果。

经过长期准备,秦国有了发动统一战争的基础,六国则陷入分裂、混乱之中。

大秦一统天下的条件,自然也就成熟了。


杰出人物确实能在历史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白起百战百胜,几乎打掉了各国抗秦的主力,就是证明。

但同时,历史发展自有其规律,杰出人物也不可能超出客观历史条件,决定历史进程。

当然,杰出人物可能把握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凭其卓越才能迅速改变实力对比、天下大势,加速历史进成。

长平之战结束后,秦王如果采纳白起之计,趁赵国恐惧、无助之机一举灭赵,可能能够迅速改变天下总体形势,甚至可能“加速统一”。

秦王没有把握这个机会,“机遇”失去,邯郸战败后的国力损耗,则使其丧失了加速统一的历史机遇。

此后,至少在秦王政亲政前,秦国国力未复,内部不稳定,而六国则既有同仇敌忾之心,又有合纵抗秦之志,大秦当时并没有统一天下的条件。

如此,即便白起不死,即便白起有百战百胜之能,但并不存在“提前统一”的可能。




不能。

因为白起的百战百胜,无坚不摧,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的。

一是秦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二是秦昭襄王和白起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

如果没这两个基础,或者缺其一,白起的战绩都要大打折扣。

而白起死前,他与昭襄王已经闹掰。不再受信任。秦国当时的情况也不乐观。堪称是自秦孝公变法以来,最糟糕的一段时间。

当时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秦昭襄王攻赵,不要给赵国喘息之机,争取一战解决赵国!

应该说,白起这个建议是非常明智的。

因为长平惨败后,赵国精壮尽丧,邯郸城内无人不戴孝,缺兵少将。而在北方防备匈奴的赵国边军又回不来。

如果秦军此时一鼓作气,运气好,可以一战灭赵。运气不好,也能把邯郸给拆了。让赵国彻底沦为三流小国。

但不想,白起的合理建议却被否决了。

什么情况呢?

原来赵王听说白起有意攻打邯郸后,便派了说客到秦国。

说客到咸阳后,找到白起的政敌,秦相范雎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请范雎帮忙给秦王带话,就说赵王认怂了,愿意割地求和。

第二件事是离间白起和范雎的关系。

说客对范雎说,胜仗都是白起打得,您有什么功劳?如果再不限制白起,恐怕您的国相位置要被白起取代了。

范雎一向与白起有嫌隙,赵使的说辞,可谓正击中他的心坎。所以,他立马就进宫跟昭襄王说,赵王愿意割地,我们不用打了。并劝说昭襄王召回白起,免得白起冲动,坏了大局。

昭襄王听了范雎的一番言辞,想了想,不战而取得赵国土地,赚大了啊。于是便采纳了范雎的建议,与赵国罢兵休战。

后方发生的事,在前线的白起并不知情。他在前线整军备战,就等着昭襄王下令。但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朝廷让他班师回朝的诏令。他差点没气晕。

等到白起回咸阳,知道了更多内幕,尤其是知道是范雎在背后使坏,而昭襄王竟然还采纳了范雎的建议后,他就更恼火了。不仅大骂范雎混蛋,同时对昭襄王也颇有微词。

而白起的这一愤愤不平的心态,这也为他后来被赐死,埋下了伏笔。

后来,昭襄王派人到赵国索要当初赵王承诺的割地。然而此时的赵国已经做好迎战秦军的准备。赵王自然不可能割地。于是,秦使无功而返。

昭襄王听说后,勃然大怒,遂起倾国之兵攻打赵国。并诏令白起,挂帅出征攻赵。

此时的白起仍然对昭襄王愤愤不平,便以自己身体抱恙,不能下床为由,拒绝了。

见白起不愿意挂帅,昭襄王起初心里没太当回事,指派了一个叫王陵的将领出征。

但不想,王陵打得磕磕绊绊,仅在邯郸城下就损失了四万精锐。这一下,昭襄王的面子就挂不住了,又派人请白起出山。

这一次,昭襄王的态度不是“请”,而是严令白起必须出征,没有商量余地。

结果白起仍然拒绝了,他的理由很充分。

第一,自己坑杀了几十万赵军,赵人恨自己入骨。他如果挂帅,必然会更加激发赵人的抵抗意志,这反而不利于秦军攻赵。

第二,王陵攻赵不顺,证明邯郸城已经有准备了。且魏、楚等国虎视眈眈,都在寻找机会入局。如果他们与赵国内外呼应,即便是自己亲自出征也没有必胜把握。而既然没把握,那不如罢兵,养精蓄锐,等待更好的时机再出手。

应该说,白起的建议是有道理的。但昭襄王听了,却很不高兴。

为什么不高兴呢?

因为白起的建议,虽然句句在理,但他是站在秦国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没有站在昭襄王的立场上想问题。

当初罢兵,放赵国一条生路,是昭襄王最终拍板决定的。后来赵王食言,秦国被耍,大家都在讥笑昭襄王糊涂,如此明显的缓兵计都看不出。昭襄王沦为世人笑柄,他的面子挂不住。

在昭襄王看来,白起应该先对自己效忠,再对秦国效忠。就算打不赢,也要出征,替自己挽回一丝颜面。然而白起却不愿意蹚这浑水,不愿为主君分忧。昭襄王自然对白起就很有意见了。

估计昭襄王当时心里对白起还有了嫌隙。怀疑白起是不是背叛了自己,要另立新君。

相信大家都混过职场,应该懂这个道理。

一面是对公司负责,一面是对老板负责。虽然公司是老板的,但公司利益和老板利益并不完全挂钩。尤其是多股东公司,利益纠纷复杂。不站在老板立场上考虑问题,就算功劳再大,替公司赚再多的钱,都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

当然了,白起不愿意挂帅出征,昭襄王也拿他没辙。所以昭襄王也就忍了一口恶气,另外委派了一个叫王龁的将领顶替王陵。

如果说,王龁打得顺利,一战破赵,昭襄王的面子找回来了,白起后来可能还不会死。

这就跟后来苦劝袁绍不要出兵的田丰在官渡之战后哀叹:“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

是一样的道理。


王龁如果打赢了,替昭襄王找回面子。昭襄王一高兴,保不准他就不记白起的仇了。甚至还会继续重用。

王龁若打了败仗,昭襄王心中的那股怨念得不到发泄,肯定要拿白起泄愤。

而偏偏王龁在前线打得也很不顺。不仅拿不下邯郸,对暗藏于一旁观战的魏军和楚军也缺乏防备。

魏国的信陵君见有机可乘(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和“毛遂自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期间),率十万魏军杀入战场。

不久后,楚国的春申君也率楚军参战。

赵国见援军杀到,士气大涨,杀出城外。秦军则腹背受敌,死伤惨重。约两万人被三国联军俘虏(赵人恨秦人入骨,这两万秦国俘虏的下场可想而知了)。王龁见战局已不可挽回,只得率残部撤出赵国。

随着王龁的惨败,这一下,白起的脑袋就算是挂在裤腰带上了。昭襄王随时都有可能杀他泄愤。

为了挽回危局,昭襄王再次派人请白起出山挂帅出征。这是昭襄王给白起最后证明自己忠诚的机会。但不想,白起又拒绝了。

这一次,白起连理由都不找了,他直接跟王使回复道:大王要是早听我的,岂能有今天的下场?

“秦王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白起的这番话术,完全就是在作死了。

所以昭襄王此时就有了杀白起的想法。

另一方面,王龁撤出赵国后,楚、魏联军却没有放过秦军的意思。继续在后穷追猛打。

秦军残部打不过,只好直接向西又连撤了好几百里,一直从河北退到了关中。

众所周知。古往今来,撤退都是一门学问。

一个将军能在惨败情况下,带回一半人,那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大多数情况,都是如官渡之袁绍,潼关之马超,夷陵之刘备一样,主力尽丧,仅率残兵逃出战场。

而王龁不过是白起副将,先前就是因为他在长平打的不顺,拿不下廉颇,白起才会中途接手战事。王龁的统领能力到底如何,可想而知。

因此秦军的这次溃败,堪称是继秦孝公变法以来,秦国遭受的最大的一次大败。

按照《史记》记载,秦军死伤大约在二十万人左右。(长平之战期间还死伤了二十万人)

并且,秦国的噩运到这里还没完。

魏、楚、赵三国联军大胜秦军后,韩王也派军参战。魏、楚、赵、韩,四国联军合力拔除了秦国在黄河东岸的军事据点。秦军在士气低落情况下,无力反击。

此一役后,魏收复河东,韩收复上党。秦军则灰溜溜退入函谷关。

也就是说,秦军在长平之战期间新占领的所有地盘,全部又丢了。

幸亏四国联军在大败秦军后,旧病复发,开始内讧,自相残杀,秦国这才躲过一劫,避免更大损失。

如不然,就以当时秦军的士气而言。可能还会损失更多地盘。

按理说,秦军遭受大败,昭襄王此时应该跟白起搞好关系才对。

然而,白起和昭襄王的关系却无法修复了。

在昭襄王看来,为臣者不愿为主君分忧,是不可饶恕的。白起虽然还活着,但他在昭襄王心里,已经死了。

后来昭襄王派人赐死白起,实乃正常。即便他不赐死白起,也不可能再重用白起。

总的来说。白起不死的情况下,能不能有所作为,提前统一六国,关键在于秦国的实力和他与君主的关系。

当时的秦国,精兵死了个七七八八,直到吕不韦执政时期才恢复元气。

没有兵,就算白起没死,还活着,又能有何种作为?

况且白起屡次拒绝挂帅后,昭襄王亦也不信任他了。君臣不睦,这从来都是为将者的大忌。

参考当年吴起,以及后来李牧的情况,就可以想象当白起不再受秦王信任时,他就算还能领兵,也不可能有大作为。

白起再有本事,不受信任,时时刻刻都被主君怀疑着。到头来,稍微有点异动,主君的一句话,白起就会脑袋搬家。

这还不没算上当时六国的实力。

咱们教科书上讲“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统一”。

然而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大家应该也清楚。秦国灭赵,被李牧两次挫败。最后是靠使离间计除掉李牧,才成功灭赵。

灭楚国时,还被楚国反咬一口,死伤二十余万精锐。秦始皇让王翦出征,王翦带了秦国全部家当,近六十万大军才攻灭楚国。

从这就足以看出,六国保有的实力,绝非昭襄王时期的秦国可以独吞的。

白起虽然是战神,但他也是人。他打仗也是因势利导,做不到逆天改命。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