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可以把大臣训的服服帖帖而明朝不行?

明朝至少明面上还是养士三百年,除了大典,大臣们是极少下跪的,清朝直接养奴才三百年,奴才的本性就是俯首帖耳。其实若论犯颜直谏,清代也不少,雍正时有孙嘉淦,乾隆时有王杰,尹壮图、嘉庆时有洪亮吉,有以林则徐龚自珍等为首的宣南诗社,咸丰时还有敢和皇帝当庭对骂的曾国藩


明朝至少明面上还是养士三百年,除了大典,大臣们是极少下跪的,清朝直接养奴才三百年,奴才的本性就是俯首帖耳。

其实若论犯颜直谏,清代也不少,雍正时有孙嘉淦,乾隆时有王杰,尹壮图、嘉庆时有洪亮吉,有以林则徐龚自珍等为首的宣南诗社,咸丰时还有敢和皇帝当庭对骂的曾国藩。

要论刚猛,明清之前的大臣们更厉害,宋代寇准敢架着皇帝上前线,唐代魏征怼天怼地,怼得李世民没脾气,三国陈矫不许皇帝检查工作,汉……霍光表示你们都是辣鸡,每个时代几乎都有权臣、忠臣、诤臣,敢不敢争取决于大臣们的气节,争的结果如何,就看你遇到什么皇帝了。

明朝皇帝不是靠训朝臣维护皇权和皇帝威信 虽说国不可一日无主,但是明朝动不动出现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嘉靖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天天在西苑炼制丹药,万历皇帝为了和群臣怄气,二十多年不上朝。而朱由校想当小木匠,皇帝是兼职。

皇帝如此不思政事,不务正业,但是大明王朝的运转却没有停下来,为什么呢?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权力欲极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宰相制度废除了,啥事都是自己干,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上两次朝,大小政务全由自己一手操办,朱元璋是工作狂,可是子孙后代不行,事事亲历亲为哪有那么多精力,所以在废除宰相制后,又实行了内阁制。

内阁制与宰相制不一样的地方是,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内阁只有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想当于幕僚,把票拟出来的意见上报皇帝,皇帝批红同意后才能执行。这样做的好处是,上不上朝一样可以处理政事了,尤其是有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这些秘书机构,皇帝只要把自己意思告诉他们,连批红都可以有人代劳了。而且皇帝随时可以收回权利。

皇帝不想上朝,总想偷懒摸摸鱼,事情交给别人做,又不给人权力,自然得做做样子,容忍一下大臣们进谏,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打屁股,不需要让大臣们俯首帖耳。

清朝虽有军机处跟内阁差不多,但是满清统治有一个特点:比较明显的部落色彩,清朝宗室和部落贵族都大量参与到权力中心来,虚心纳谏这种东西是摆给文官看的,宗室贵族大多不讲究这个。

朱元璋允许风闻奏事,互相监督打小报告,给大臣上书胡喷留了一道口子:朱元璋为了制衡六部之权设立给事中,并特许风闻奏事,只要听到什么,不用核实只是风闻就可以随便说,既然上书不用负什么责任,那就随便喷呗。

为了治贪,朱元璋广开言路,号召和准许民众检举告发,并诏令各地,选拔正直敢言的老人若干名,不论身份地位,称为“申明亭老人”,授予他们有访查本地官员政情的特权,如果发现贪赃枉法祸国殃民的官吏,即可以向上司告发,如果告发3次上司仍不受理,即可进京告御状,费用由政府承担。另外,又允许这些申明亭老人直接扭送贪官污吏。

为了监视百官,朱元璋设立特务机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跟踪朝廷大臣,以防止宦官结党私营。朱元璋开了这个口子,那么大臣们上书直言就成了习惯。

清朝觉得这个风闻奏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事实上给废了。“造谣”是要负责任的,那就没那么多人敢胡说八道了。

虽然历代都有不杀言官的传承,但朱元璋开了另一个口子:廷杖,而且打屁股能打死人 廷杖,与大臣们共治天下,只是个假象 大臣们犯法自然有国法处置,按律法该什么罪就什么罪行,可是朱元璋却使用廷杖。廷杖其实算是家法,本属私刑,主要是起羞辱作用,廷杖脱衣服打屁股还是用厚毡子把身体盖住,免得真伤得过重了。使用廷杖只是东汉皇帝的个例。

可是朱元璋又恢复了廷杖明朝的第一次廷杖是太祖朱元璋打死开国功臣永嘉侯朱亮祖。朱亮祖父子作威作福,做了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虽然罪至该死,但按照大明律法,应该交于刑部走正常程序杀头。但是朱元璋为了警示其他官员,命人在朝堂上就杖打朱亮祖而死,由此开创了明朝廷杖大臣的先例。

廷杖不需要经过法律认罪,于是廷杖大臣成为了皇帝或者当权者排除异己、打击政治对手的一种手段。大部分受廷杖者并不是违反了大明的法律,而是侵犯了皇帝或者当权者的利益。中国自古以来都有不杀言官的传承,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廷杖打的就是言官或者进谏者。文人一旦讲起骨气来,当真就是打死不怕。所以真就有很多人被廷杖打屁股打死。

划重点:死杠皇帝有风险,无论明清,皇帝性格弱势或是比较心软,大臣都是敢说话的。如果皇帝作风太出格,都会和大臣爆发激烈冲突。皇帝作风强势或是手段暴虐,那么大臣们都是不敢说话的,您不怕死您随意。

比如明代几大著名事件:争国本事件,永历皇帝宠爱郑贵妃,想立郑贵妃所生福王为太子,而大臣们认为按祖制立长不不幼,应当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君臣互不相让,内阁首辅四人撂挑子,部级官员十余人撤职或引退、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达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大臣们死不松口,永历帝也没有办法,拖了十五年,还是立了朱常洛为太子。

正德帝比较荒唐,动不动就跑到宫外玩,他比较反感要挟他,说白了是个顺毛驴,得哄不能激。他要南巡,大臣们不让,驴脾气上来了,146人被廷杖,打死了11个,打完了,自己也觉得为这点事情打死人不太好,也不提南巡了,收敛了好几年。这个荒唐皇帝要跑去学渔夫打鱼,大臣们学聪明了,没有人敢死劝他,结果掉到水里受了寒,才31岁就一病而亡。

嘉靖皇帝的大议礼事件,前后闹了三年。明武宗没有儿子,嘉靖皇帝继承武宗的皇位,却非要给他亲爹上帝号,往小了说叫胡闹,往大了说败坏了宗法制度,100 多名官员跪在左顺门前日夜哭谏,嘉靖不管那么多,四品以上官员罚俸,五品以下官员廷杖,打死了十七人,很大程度上是找由头把不听话的统统干掉。所以嘉靖一朝除了海瑞,就没有什么人敢说话。

清朝最强势的三位皇帝是康熙雍正乾隆,其中康熙身段柔软,和大臣正面冲突不多,到后期对大臣甚至非常放纵,但一旦下定决心基本没人能劝动。雍正坚毅酷烈,敢和大臣硬刚,而且喜欢秘密行政,大臣各管一摊,很难对政事发表出什么见解。

乾隆同时遗传了康熙和雍正的特征,城府极深最为狠辣,恩威并施,擅长诛心,管你是满是汉,是皇族还是普通文武,或动辄找茬下诏申斥,或罗织罪名将一些他眼中有潜在威胁的大臣夺职罢官甚至下狱赐死,文字狱这种东西在乾隆时期大行其道。

比如尹壮图案吧,乾隆皇帝为了捞银子,听任和坤搞了个臭名昭著的议罪银,尹壮图上书表示败坏官场风气,让地方官层层盘剥,造成巨额亏空。

乾隆很腹黑,不说对错让他去查。下面官员两套帐都做好了,哪里查得出,尹壮图知道着了道,上书请罪,是自己胡言乱语。乾隆下令交刑部处置,斩立决。临了又来个特赦,以示天恩浩荡,贬为内阁侍读。尹壮图没多久辞官回乡。大家再傻都明白乾隆的意思了,从此以后没人再敢上书直言了。

嘉庆和道光帝又开始广开言论,相对这三个老滑头而言资质平庸,所以大臣们就敢杠了,曾国藩就会湘军的事跟咸丰发生激烈冲突,气得咸丰让曾国藩停职反省。不过后来我们也知道的,曾国藩没啥事。可是到了慈禧掌权,太平天国被扑灭,湘军立了大功,曾国藩自己就把湘军基本解散了。

从大体上讲,还是清代官员更服帖:一件事情,在明代大臣进谏,皇帝可能说打他二十板子,第二天又有更多大臣唧歪,于是皇帝会说,烦死了,打屁屁都不怕,算了以后再说。

而在清代,康熙会说:那你们议议吧,三天拿个结果出来,议不出来?那就听我的。

雍正:钓名沽誉,成全你,斩

乾隆:你们说得一点也不符合事实,造谣生事,是何居心,交刑部严加议处

中国古代君臣关系和地位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唐朝以前的大臣和皇帝讲话是“坐而道”;宋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而论道”;“明朝仪,臣僚四拜或五拜,清始有三跪九叩首之制。明大臣得侍坐,清则奏对无不跪”。




跟什么文字狱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因为明朝皇帝没有自己的基本盘。

其实单论皇帝权力,明清皇帝没区别。都是皇权独揽,理论上都可以驯服大臣。

很典型的例子。朱元璋和朱棣。

这爷俩在位期间,哪个大臣敢不服他们?

一个不服砍一个,一百个不服砍一百个。

大臣被杀得鸡飞狗跳,谁敢跟皇帝较劲?

但是,皇帝大权独揽,工作量是很大的。

朱元璋废了丞相,将皇权和相权合并。皇帝看似是大权独揽了,爽歪歪了。但大权独揽的结果,意味着皇帝什么事情都要管,每天光批阅奏章就要花上大半天时间。

这对于身体素质好的朱元璋来说,没什么。

但对于身体状况不好的皇帝,如明仁宗,就太要命了。根本应付不过来。

所以,除朱元璋外的大部分明朝皇帝,都愿意把部分权力交给内阁、司礼监,甚至是六部九卿等衙门。让大臣处理国家政务。

具体来说,皇帝放权后,明朝中枢的行政流程是这样的。

如果是小事,官员上奏折,内阁票拟,也就是批复环节。

司礼监批红,也就是盖章环节。

六科给事中负责封驳,也就是审查环节。

当打报告→批复→盖章→审查的一套流程走完后,再交给六部等衙门去执行。

如果是大事,则是皇帝主持群臣廷议,内阁不参与,最后靠投票,选出一个结果,交给内阁批示,然后重复上面的流程。

如果是很大的事,皇帝会把内阁、司礼监和群臣叫到一起开大会。一起商议怎么办。

从这个行政流程来看,很明显,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明朝皇帝都很依赖大臣。如果没有大臣帮忙,国家机器根本无法运转。

而皇帝既然指望大臣帮自己干活,既然要依靠大臣维持统治机器运转。那他不得顺着点大臣么?

特别是通过科举,正儿八经考出来的文人士大夫。人家凭本事获得的官僚身份,皇帝能不适当地照顾这些读书人的面子?

用现在的话说,老板又要马儿跑得快,又不给马儿吃草,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部分明朝皇帝都会适当容忍大臣对自己的批评,并摆出一副虚心纳谏的样子。

典型例子。

海瑞骂嘉靖,说朝廷乌烟瘴气,都是因为嘉靖上梁不正下梁歪,不务正业导致的。

嘉靖被骂了,气得不行,很想杀海瑞。但又怕世人非议,把海瑞比作忠臣比干,把他比作商纣王。最后只能是把海瑞关起来了事。

等到明穆宗继位,穆宗也想要个好名声,就把海瑞放了。不仅放了,还升了官。

如果皇帝实在是被大臣气得不行,实在忍不住了,硬要修理大臣。一般也只是罢官,或是拿板子打大臣屁股。

典型例子。大理寺评事雒于仁写《酒色财气四箴疏》,批评万历皇帝贪财好色。万历气的暴跳如雷,指示内阁修理雒于仁。

但内阁首辅申时行不同意,表示最多只能安排雒于仁退休。

万历不想为了这点事寒了群臣的心,最后也只能是惩罚雒于仁辞职了事。

总体来看。明朝皇帝,只要成年了,都是有实权的。

这个实权很大,只要皇帝想,理论上随时都可以收拾大臣。历史上的明朝皇帝,并不乏杀朝廷重臣的案例。比如崇祯,内阁首辅都让他杀成了高危职业。

但是,由于明朝皇帝缺乏一个只效忠于皇权的基本盘。

朱元璋时期打造的藩王体系,在靖难之役后让朱棣废了。以致大部分时间里,明朝宗室都是被圈养的存在。根本帮不上忙。

朱棣留下来的功勋集团,又因为土木堡之变死掉了大半。以致后来靠拍皇帝马屁或以外戚身份崛起的新兴功勋,被靠科举正途上位的文人士大夫瞧不起,只能担任一些只拿工资不干活的虚职,很难进入权力中枢。

至于厂卫,那根本不成体系。只能作为牵制作用存在。

于是乎,科举文人就变成了皇帝唯一可以依赖的群体。而当皇帝又必须要靠他们来维护统治机器运转时,那科举文官们自然就有了与皇帝叫板的资本

虽说从权力结构上来说,文官并不能够威胁皇权。但这并不妨碍不怕死的科举文官与皇帝叫板。

相比于明朝,清朝最大的不同,在于满清统治集团带有很强的部族色彩。清朝皇帝是自带八旗基本盘入关。八旗的存在,使得清朝皇帝可以不完全依靠科举文官来维持统治机器运转

典型例子。

康熙时期的明珠、索额图;雍正时期的胤祥和胤禄;乾隆时期的傅恒、和珅;咸丰、同治时期的奕訢。就都是八旗出身,属于宗室或功勋身份。

像这种纯粹靠投胎,非科举出身的人,出任宰辅,搁在明朝中后期是不能想象的。但是在清朝,却是常态。

另外,清政府还卖官鬻爵

一个人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官,买功名。然后步入仕途。

比如雍正时期的岳钟琪、李卫,咸丰时期的胡林翼就都是通过捐官的方式进入官场。他们的政绩、军功,可圈可点,都曾出任过督抚级的职务。混得并不比那些靠科举上位的文官差。

像这类靠捐官出仕的人出任督抚,搁在明朝中后期,也是不能想象的。但在清朝,却也是一种常态。

由于清朝皇帝可选的储备干部多,既有八旗出身的,还有买官上位的。所以,清朝皇帝对科举文官的依赖性自然就大大下降了,自然也就不需要特意照顾他们的面子了。

而那些买官上位的,靠投胎上位的,他们能上位,不全是凭自身本事,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皇帝的提拔。

就拿十三爷胤祥来说,他在康熙时期只是光头阿哥,没有爵位,没有职务,并不受康熙的重用。他能成为铁帽子亲王,完全是雍正提拔的结果。而他为了报答四哥的提拔,对雍正的新政是不打折扣的执行。最终获得了雍正的无条件信任。

还有雍正时期的田文镜也是如此,他六十岁才获得皇帝重用。为了表现自己,他主政河南期间,为了推行雍正的新政,甚至不惜与官僚士绅阶级翻脸。

因此可以这么说,有清一朝,无论是非科举上位的官员,还是通过科举上位的官员,理论上都要巴结皇帝

不巴结皇帝,连官都没法做。不是说你考上了功名,考中了一甲头三名,朝廷就一定要重用你。(但是明朝就一定会重用)

当所有的朝廷官员都要巴结皇帝时,情况一下子就倒转了。清朝皇帝根本不需要像明朝皇帝那样,刻意做样子,虚心纳谏。官员自然也就被训得服服帖帖了。

不过,官员被皇帝驯服的情况,并不适用于清朝后期。

太平天国之后的晚清,朝廷根本管不住那些封疆大吏。

典型案例,刺马案。

堂堂两江总督被人莫名其妙刺杀,慈禧派人去彻查,结果竟然因为害怕激怒湘军,只能不了了之。

还有东南互保事件,老佛爷都被洋鬼子撵到了西安,东南九省的督抚竟然坐视不理。而且朝廷事后还不敢追究责任。

虽说封疆大吏不听最高统治者号令的事,明朝也有。但明朝出现这种情况,是在崇祯统治后期,也就是快要灭亡时。明朝哪怕是崇祯在位中前期,皇帝说话也还是好使的。

然而清朝同治时期,最高统治者说的话就不好使了。

因此可以说,在太平天国时期,清朝原有的统治秩序就不存在了。就该灭亡了。不是被农民起义推翻,就是被实力派大臣推翻。

清政府后来又活了50年,完全是靠着西方列强帮忙维持,才没使这艘破船沉没。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