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续航达到多少公里时可以较彻底的解决人们的担心?

纯电汽车其实根本不存在续航里程焦虑,无论300公里、500公里、700公里甚至是1000公里的续航能力其实都不会带来焦虑。纯电汽车所存在的真正焦虑其实是充电焦虑,多久能把电充满?5分钟、50分钟还是需要几个小时?这才是关键

纯电汽车其实根本不存在续航里程焦虑,无论300公里、500公里、700公里甚至是1000公里的续航能力其实都不会带来焦虑。纯电汽车所存在的真正焦虑其实是充电焦虑,多久能把电充满?5分钟、50分钟还是需要几个小时?这才是关键。

开过燃油车的朋友很多,请问各位开油车跑高速公路时都会把油箱加满么?相信大部分车友在油表半格以上时就敢跑高速,是因为燃油车续航里程长么?卡罗拉半箱油也就能跑300公里出头。远低于如今的电车续航里程,为什么燃油车从不考虑续航问题?原因就在于油站多且加油迅速,即便是节假日高速服务区的油站排队也不长。

加油站的油枪每分钟流量高达50升,大多数2.0L排量的车子最多1分钟能加满箱,笔者的车子油箱80L,不到两分钟也加满了。加油迅速就避免了排长队,即便是车辆太多导致队伍太长时间上也可控。但电车充电呢?平时跑高速没什么问题,但节假日时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绝对是稀缺资源。所以纯电汽车的焦虑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所以一直以来困扰电车的所谓焦虑,其实并不是续航里程的长短,而是充电速度。行驶在高速上的电车驾驶者最担心的并不是自己车辆能跑多远,而是服务区是否有电桩、是否有空闲的电桩、需要多久的时间才能把电充足?一分钟能充满电,哪怕续航只有150公里也不会有焦虑。家里有台电驴续航不到80公里,为啥不焦虑?因为有三块电瓶。

市内行驶只要有家用桩即可避免焦虑

就目前而言长在市区行驶的电车,只要具备家用电桩即可避免续航焦虑。虽然公共充电桩如今几乎遍布城市中的商场,但其依然不能比拟家用桩的优势,方便、省心。笔者一朋友所使用的电车续航里程保守计算接近400千米,而他每天上班往返接近120km。但因为一些原因他并没有家用桩,他的预想是可以利用周边商场的桩来充电。

理想是美好的但实际事与愿违,平均三天就需要充电一次的节奏短时间内没啥问题。长时间就开始不舒服了,赶上周末得挤出几个小时到商场充电。赶上工作日先到家吃口饭再出门找商场充电,1次、2次没事,5次、7次能忍,时间久了特难受。但如果自己的车位上有个充电桩,那电车使用起来完全就是享受,省钱、舒适。所以买电车一定要有家用桩,主要用于市区行驶的电车只要有家用桩就不存在半点焦虑。

节假日的高速公路才是真正存在充电焦虑的场景

现如今即便开电车跑高速公路,也不存在太大的充电焦虑。因为非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并不大,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比较充裕。当然这与现如今电车保有量还不是太高有关,未来是啥样说不准、但就目前来看非节假日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充电还算从容。关键点在于节假日时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完全是稀缺资源。

加油站前排几十辆车的队伍不算问题,汽车入位熄火、加油、结算可限制在4分钟内。而充电桩前如果排个几十辆车就难受了,即便是快充也得充个十几、二十分吧?慢充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就目前来看最难解决的焦虑场景是节假日的高速公路,继续增加充电桩可以缓解这个问题么?似乎可以,但关键是纯电汽车也在不断的增量。所以这个问题始终会存在。

换电技术是否能解决电车焦虑?

换电技术是个很有想法的理念,笔者试驾某品牌电车时曾体验过一次换电过程,全程貌似3分钟左右。这个过程耗时已经极为接近了燃油车的加油时间,但关键是换电站的覆盖率能达到多少?换电站的成本投入很高,但盈利点却很少。简单点说这可以看作是很长远设计与布局,但短期内的收益不明朗。对于个别几个电车企业而言,究竟有多大的资金能全面普及换电站?

如果真想把换电站实现普及并全面覆盖,就需要所有纯电汽车的掌舵者坐到一个桌子上来制定共同的标准,大家均投入资金、共同承担风险并共同受益。但就目前来看并没有这种趋势,车企们各自为战相互挤压,大型合作很难实现。如今的换电站更像是个别车企为了打造品牌形象、建立个性化壁垒的一种手段。但一个、两个企业在换电站上折腾又能掀起多大的浪来呢?

所以换电站绝对是能解决充电焦虑的有效手段,但普及、覆盖规模是个问题。快充技术当然很好,但快充电桩需要电网进行配套施工,这就牵扯到了基础建设。也就是说这项工作并不是仅仅依靠车企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各界企业、部分联合发力才能促进全面普及。所以就眼前而言,并不存在真正能彻底解决(全路况、全时)充电焦虑的有效方式。目前能起到替代作用的就是增程,所以各位也能看到某品牌的增程电车销量一直很不错,消费者的想法往往是保守的。




题主你好,

作为一名拥有四年新能源电动车使用经历的人,我对你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话语权。

首先我的第一辆车是北汽EU260,夏季空调实际续航在220公里左右,冬季空调实际续航在160公里左右。当时的这辆车确实让我存在着很深的续航焦虑,只在市内开3-4天也需要进行充电了,这时还不能有任何的应酬,如果临时增加行程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充电。到了冬季就更麻烦了2-3天就要充一次电。

经过了三年的折磨,我第二辆车选择了520公里续航的比亚迪,按照之前车辆的使用强度终于可以一周充电一次了,无论是家里是否有充电桩,那这个里程的便利程度就非常合适了,周末可以踏踏实实选一天,找个有电桩的公园、商场一边逛街,一边电就充满了。

回到这个问题的本身,多少续航可以解决人们的担心呢?

第一种:每天城市内代步40公里以内,可以达到一周充电的频率,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人的焦虑了。

第二种:每天用车里程300公里,但是家里有充电桩,一天一充睡觉的时候可以把电充满。

如果有人非要说你跑跑高速,你去趟新疆,你去趟沙漠,我只能说这就是较劲了。每种车辆都有它的用途,目前充电设施只在城市内有较好的建设,也是因为电车更多是城市内的通勤使用。如果真的想去越野或者长途旅游,还是对自己好一点租个suv多香。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