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提到了唐宗宋祖,为何没有提朱元璋?

沁园春雪‘?提到了唐宗宋祖后挂了大名成吉思汗,唯独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没戏了呢?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认真读几遍沁园春雪的原诗才能找到答案。沁园春雪这首诗词用字句和布格局都是限定在一定的框?之内,有了成吉思汗前面的开国皇帝,再没有成吉思汗后面的空位置

沁园春雪‘?提到了唐宗宋祖后挂了大名成吉思汗,唯独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没戏了呢?



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认真读几遍沁园春雪的原诗才能找到答案。


沁园春雪这首诗词用字句和布格局都是限定在一定的框?之内,有了成吉思汗前面的开国皇帝,再没有成吉思汗后面的空位置。若有空余空间,朱元璋的英魂也一定和先祖们潇洒在一起。

以上佐证就是最客观公证,除此之外长篇大论的组织材料,千言万语都是与沁园春雪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写诗有写诗的规则,沁园春雪雪就是特定的规则中创作出了压卷的辉煌。

这样解释问题,相比单纯了些,敬请广大学者谅解,本文作者汗颜自居。


普通创作者文学浅陋,无学无术,行文走笔努力行成敬意!

说到最后,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沾了毛泽东(伟人)之光。




毛泽东主席一生创作的诗词文章无数,其中《沁园春·雪》被誉为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重要代表作之一。


特别是,这首词中对几位著名封建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点评,流传广泛,长期以来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例如词中说到几位帝王“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换成其他的杰出帝王呢?例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博学多才、熟读史书的毛泽东,不可能不知道朱元璋的历史功绩和地位。

朱元璋是个传奇人物,参加并领导的红巾军,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最终统一全国。

作为中国历史上罕有的草根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间,强化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发展经济,大兴教育,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由此,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一生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奠定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清朝顺治帝曾说:

“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那么他为什么在《沁园春·雪》中不提朱元璋呢?

综合多方信息来看,这其中有几方面的原因。

1.《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毛泽东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

12月,毛泽东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沁园春·雪》的创作时间是在1936年2月,当时的背景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毛泽东等率领红军东征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突破阎军防线后,踏雪沿官道山行进,顺利到达山西省石楼县留村,并在此写下了该词。

第二种说法:毛泽东等人率红军抗日,来到西北高原。在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他写下了这首词。

也即在写《沁园春·雪》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肩负着发展壮大自我力量、抗日救国的历史使命,继往开来,踌躇满志。

由此,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壮丽山河,由此感慨万千。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他纵论历史杰出人物,进而抒发伟大的抱负及胸怀,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改造世界的壮志。

按理说,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想起穷苦出身、在艰难环境里开创基业的朱元璋,顺理成章。

就像后来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进驻北京时,毛泽东以“李自成进北京”的历史告诫全党干部要戒骄戒躁。

但为什么《沁园春·雪》中没提白手起家的朱元璋,而提到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几乎都是“官二代”、“帝二代”呢?

2.为什么《沁园春·雪》中只选择秦汉唐宋元朝的皇帝?

秦、汉、唐、宋、元朝,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强盛繁荣的王朝,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果,闻名于世界史册。

因而,《沁园春·雪》中提到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是这几个朝代的创立者或者具有重要成就者。

他们都具有雄才伟略,功绩卓著,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然,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强盛繁荣的王朝。但是《沁园春·雪》中没提到朱元璋,也就等于没提到明朝。

3.毛泽东贬斥朱元璋吗?

《沁园春·雪》中没有提到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是有些人就会认为毛泽东贬斥朱元璋。

其实不是,毛泽东反倒对朱元璋褒奖有加,认为他是个杰出的帝王。

例如他说过:

“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认为唐太宗在古代帝王里排第一,朱元璋排第二。

“朱洪武是个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他有个谋士叫朱升,很有见识,朱洪武听了朱升的话'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最终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应该肯定的,应该写得好一点,不要写得那么坏(指朱元璋的晚年)”。

另外,毛泽东在其它诗文里,对中国历史上其他一些帝王及历史人物也多有点评,例如三皇五帝、商纣王、孔子、项羽、汉高祖刘邦、曹操等等。

同样,和朱元璋一样,毛泽东也没把他们写进《沁园春·雪》里。

4.《沁园春·雪》反映了毛泽东的历史观

众所周知,毛泽东主席终生酷爱读书尤其是读史,而且喜欢“指点江山”,留下了见解独到的品评。


例如毛泽东读《二十四史》,频频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点评。

他评价历史人物,不因袭旧说,而是抓住历史人物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见解独到。

以往对古代帝王的点评,要么是一味地歌功颂德,塑造高大全的完美形象;要么是踏翻在地,扫入历史垃圾堆。

然而,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评点,博古通今,体现了他宏大的历史视野、开阔的胸襟,折射了他的历史观。

例如《沁园春·雪》中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秦始皇、汉武帝没有文学、思想著作传世,即缺乏文采;唐太宗、宋太祖的光环更差一筹;蒙古人成吉思汗可谓一代天骄,自身特长是“弯弓射大雕”。


也即,毛泽东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指导下,对他们既没一味褒奖,也没全盘否定,而是实事求是,有褒有贬。

1958年底,他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批注道:

“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

而同样,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也没有文学、思想著作传世。即使把他写进《沁园春·雪》,也会是同样的评价---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所以在《沁园春·雪》里提不提朱元璋,没啥两样。

5.《沁园春·雪》选的几位帝王名号适应诗词格律

“沁园春”是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沁园春”是双调,共一百十四个字。上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熟谙古诗词的毛泽东,在创作《沁园春·雪》时也遵守了这个规则。

例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格律整齐,对仗工整,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如果把朱元璋加进去,名号难以称呼,而且会显得违和。



综上所述,《沁园春·雪》只是一首词,不是给古代所有帝王论功排名的历史研究论文,其中提及了几位代表性的帝王,也是为了引发出最后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