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将领没受过军事教育,战场上表现却很惊人?

受《亮剑》影响,很多人以为红军指战员都和李云龙似的,以没文化为荣,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没念过书,没上过军校,但却能屡屡打神仙仗。但这并不符合事实,至少红一方面军不是这样

受《亮剑》影响,很多人以为红军指战员都和李云龙似的,以没文化为荣,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没念过书,没上过军校,但却能屡屡打神仙仗。

但这并不符合事实,至少红一方面军不是这样。

历史上的红一方面军,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是这样描述的:

38%的战士是工业无产阶级或农业无产阶级。包括手工业者、骡夫、学徒、长工等。

58%的战士是农民出身。

只有4%是小资产阶级,也就是商人、知识分子、小地主等。

但是,红军战士大多会写简单的书信、文章、标语、传单等。

识字的战士,占比将近70%。

剩下的30%,很多还是新招收的战士,没来得及教育培训。

这个识字率,要比国民党军队的平均文化程度高得多,比西北农民的平均文化程度要高更多。

红军小战士

虽然大部分红军战士出身寒微,参军之前别说是念军校了,就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但从参军入伍之日起,他们就会开始“校园模式”生活。

在非作战的情况下,红军战士除去早中晚三餐外,每天上午要进行两小时的军事操练、两小时的政治课。

军事操练都从实战需要出发,从来不玩花架子。

命只有一条,玩不起。

参加军事操练的红军战士

政治课主要是学习马列著作和边区文件。

学习之后还会有讨论环节,所有人都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

除了上午的操练和学习外,每天下午还有两小时的识字课和两小时的娱乐活动。

当年的识字课,自然是不能与现在的教育水平相比。

红军战士若是能识字大于500个,那就算是脱盲了。

不过,我们也不能脱离了时代背景。

在那个90%的人都是文盲的年代,普通人根本没条件读书。

而那些不识字,没文化的无产阶级和农家子弟,只要参加红军,就能在团队里成长进步,成为全国前10%的精英。这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识字课

完成每天的训练和文化学习后,接下来就是娱乐活动时间。

一般是体育运动,如打篮球、打乒乓球、打排球等。

打排球的红军战士

对于边区的红军战士,斯诺曾不止一次的由衷赞叹:“不论是红军战士,还是边区百姓,他们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容。他们是当时最具自尊与自信、最有精气神的一群中国人。”

而苏区外的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斯诺则是用“大多处于一种消极的满足状态”来评价。

想想看,战士的要求都这么高了,指挥员的要求还能比战士低?

早在井冈山时期,朱老总就在红四军内成立了教导队。

这个教导队就是军校性质。

选进教导队的指挥员,要学习怎么行军、如何挖战壕、如何纠正战士的战术动作、如何在不同地形使用不同的战术、后勤保障需要注意什么。

指挥员们完成教导队的学习后,谁在实战中的表现好,会得到全军表扬。特别优秀的表现,还会被提炼成宝贵经验,经由上级向全军推广。

谁的表现不好,朱老总甚至会亲自帮忙分析原因,保证类似的错误不要再犯。

后井冈山时期,红一方面军将几所军事学校合并,成立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后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

学校内开设步兵科、政治科和特科,分别培训红军的各级战斗指战员、政工干部以及技术兵种干部。

所谓技术兵种,就是炮兵、工兵等。

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在延安成立中国抗日军政大学。

学校成立时,林帅任校长,刘帅任副校长,教育长为罗瑞卿大将,训练部长为刘亚楼上将。

1939年,抗大总校迁往晋冀豫边区,并在各主要根据地先后创办12所分校。

从开学到抗战结束,抗大总共培养了十多万名抗日干部。

事实上,红军、八路军从来就不缺军事教育。

正是这种这种学习—实战—总结—再学习的培养方式,红军、八路军的战斗力才得以飞速提升。

如果一支军队的指挥员没有文化,且以没文化为荣,指挥员们要怎么理解官兵平等的理念?怎么掌握复杂的军事条例?怎么执行随时变化的作战任务?

即便是打游击,那也是技术活啊。

所以,真实的红军、八路军指战员,从来就不是现在有些视剧中被刻画成没有文化、目不识丁,且不屑于接受文化教育的“大老粗”。

要是将领什么文化都没有,打仗全靠灵光一现。他们指挥的部队,顶了天也就是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绝对不可能成为革命军队。




提问者是不是《亮剑》看多了?想当然的认为现实中真有李云龙这么个人,泥腿子出身,没接受过军事教育,却能总打神仙仗?

我告诉你,这都是扯蛋。一个文盲,是不会成为高级将领的。如果现实中真有李云龙这种人,他能当到连长就不错了。

可能有人不服气,拿1955年开国将帅的学历普遍较低甚至拿彭德怀只读过三年私塾,粟裕没上过军校,聂凤智、陶勇是放牛娃,没上过学,……来反驳我。确实,由于旧中国特殊的原因,很多开国将帅刚参军时普遍存在学历低,没有接受过军事教育,甚至是文盲的现象,这没什么好隐瞒的。

但情况并不是一直都这样。当你了解了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各级部队开办的速成班、扫盲班、识字班、教导团、随军学校后,你就会猛然发现,原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没文化”的我军是当时中国最有文化的军队。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就文化水平和军事素质而言,无论是红军时期还是抗战时期,或者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强于当时中国的任何一支部队——包括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

咱先假设你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如果你参加了红军,入伍第一天,部队的首长就会先问你,你会不会读书写字。当得知你不会读书写字,那每天空闲之余,你就得去扫盲班学习。你必需要认得三千个字,懂得看报纸,看文件,会算数,你才算脱盲。电视剧《渗透》里,许忠义被我军俘虏了,他装文盲,结果被送去扫盲班学习,这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当你完成了脱盲教育,你才算一个合格的战士。

除了脱盲教育之外,部队还会教你各种军事训练。除了各种队列训练,战术训练之外,还会教你怎样看地图,怎样制作沙盘,怎样绘制简单的地图等等。战斗开始之前,部队会发扬军事民主。比方说上级派我这个连去某个地方打埋伏,连长会把战斗骨干和班排长们召来,通过简单的地图,沙盘,利用手中现有的条件,尽量把当地的环境重现出来,然后请大家建言献策,这场仗要怎么打。仗打完了,无论胜败,都要召集大家开会,总结经验教训。在战斗中那些行之有效的战术会被总结出来,然后全军推广。比方说三三制战术,四快一慢,短促突击等等,都是基层官兵总结出来尔后全军推广的。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不停的总结经验教训,我军基层指挥员也就有了较高的指挥水平。

此外,部队还经常开展相互学习,立功竞赛等活动。学习好的同学,会得到表扬和奖励。当然了,在现在看来,奖品都是挺寒酸的。有些是一个笔记本,有些是一支铅笔,甚至有时候就是一朵大红花。你学习好了,成为战斗骨干了,如果基层指挥员聘空缺,你很快就会被提拔上去,担任基层指挥员。

而想要成为中层指挥员,你就会被送到随军学校或者随军教导团接受教育和培训了。那里有教官教你怎样排兵布阵,怎样和友邻部队进行战术配合,怎样进行多兵种协同作战。当然了,这时候你的文化水平也得需要提高。像脱盲时光看看3000个字,会读书看报,会简单的算术在这里已经不够用了。教官们会教你物理、几何、政治等课程,你不但需要懂得看,还需要懂得写,懂得起草文件等等。

而要成为高级指挥员,则需要到更高一级的学校进行学习。比方说红军时期的红军大学,抗战时期的抗日军政大学等等。这里有最前沿的军事科技知识和军事理论,军事战略,大兵团作战战术,多军兵种协同作战等等知识等着你来学习。历史学家萨沙老师曾经找到过一张照片,显示的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指挥员在学习先进的军事科技知识,里面的挂图上有美军的萨拉托加号航母,日本的零式战机,德国的欧根亲王号战列巡洋舰等等。顺便说一句,这两个大学的校长都是牛人,他们一个是刘帅,另一个是林帅。

正因为我军有一整套的文化学习和军事学习体系,再加上指挥员在枪林弹雨中的历练,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我们的开国将帅虽然有很多人刚参军时文化水平低,甚至是没有文化,但等到他们成为我军高级指挥员时,他们不但有着扎实的文化知识,也有高深的军事理论,军事思想,战略战术,懂得指挥大兵团,多军兵种协同作战。而我军的基层官兵也从原来的睁眼瞎变成会读书、会看报,会写报告,会做算术的文化人。

反观国民党军和其他各路军阀部队,他们的兵都是抓壮丁抓来的,到部队后他们对部队官兵的文化水平基本不闻不问,反倒是睁眼瞎一大堆。根据国军第18军军长杨伯涛回忆,他接任第18军军长的时候,发现很多基层官兵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会几个字的半文盲就被任命为基层指挥机关的参谋,这令他非常意外。想想18军也算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是陈诚起家的部队,其文化水平都是这个样子,其他部队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