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时,为什么护士极力劝你扎留置针?有什么猫腻吗?
首先,我是一个住院部的护士,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这打留置针是看情况而定的。第一,对于三岁及以下的幼儿,老年患者,,抢救病人的时候,围手术期患者(就是等着准备做手术的患者),特别是后者是一定要扎留置针的
首先,我是一个住院部的护士,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这打留置针是看情况而定的。
第一,对于三岁及以下的幼儿,老年患者,,抢救病人的时候,围手术期患者(就是等着准备做手术的患者),特别是后者是一定要扎留置针的。主要是为了方便手术及抢救病人。对于幼儿和老人,或者血管条件比较差的患者,是建议打留置针,主要是减轻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同时也是方便护士。
如果一个病人打了半个小时,打了几针都没有打好,患者既受疼,又耽误护士时间。如果有个留着针就方便多了。
第二,确实有些地方,明明你血管条件很好,也不做手术,护士非要强硬的要求你必须打留置针。我自己在医院就遇见过,护士非要隔壁床的人打留置针。我自己感觉很不讲道理。
这主要是增加收入吧。一个留置针成本几十块钱,穿刺几十块钱,平时维护还要收费,比如有动静脉置管护理等,这些都是要收费的。
不知道这算不算猫腻呢。
但是绝大多数的护士还是有良知的,根据病人的需要,决定是否打留置针。而不是为了多收费。
护士不是极力劝你扎留置针,而是基本上都会直接给你扎留置针,如果非要说其中有猫腻的话,那就是等护士再给你打针的时候,少了很多的麻烦。而对于患者来说,还会少了很多的痛苦。
留置针的前世今生
留置针发明于1962年,是由德国贝朗公司发明的。
虽然发明的时间比较早,但到了80年代初,才进入部分亚洲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到了90年代,留置针才进入中国手术室。相比普通钢针减少多次穿刺的痛苦,在儿科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地影响到住院病房的其他科室。
对于护士的“猫腻”:少了很多麻烦,效率更快
一般情况,我们在输液时,基本上都是使用普通钢针,虽然护士的技术非常好,但因为患者多、数量大,如果每次都是用普通钢针,其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并且还会占用很多的时间。
并且对于儿童、肥胖群体,以及老年群体,因为血管非常不好找,每次扎针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甚至还有可能把患者扎成“筛子眼”。
而使用留置针,仅需一次插针,以后每次在打针的时候,直接用普通钢针的输液管扎到留置针上就可以了,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个针对护士的“猫腻”,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优势。
对患者的“猫腻”:减少痛苦,减轻焦躁情绪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血管比较明显,哪怕是刚刚实习的护士也可以非常轻松地找到血管,并准确地扎进去。
但有些人因为身体或者年龄的问题,血管非常不明显,哪怕是技术再好的护士长,也需要仔细、认真的查找,才能准确的找到血管。
对于这些难找血管的患者,每一次扎针都是一次痛苦,甚至还会让患者感觉到恐惧,甚至其家属产生焦躁情绪。
而在使用留置针之后,只要扎一次,后面每次输液直接用普通钢针的输液器扎到留置针上,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以上即是为什么住院时都会给扎留置针的“猫腻”。并且留置针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