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四个人分别是谁?又有什么功绩?
“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俗语,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指的四个人都是谁,其实这四个人都是英雄好汉,这句话也是民间对英雄好汉的崇拜,下面就来说说这四位英雄好汉都是谁。王不过项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王不过项指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其实项羽本名项藉字羽,他的祖上是周朝王室后裔,他的祖先是周朝王室宗亲被分封在项国,在春秋时期项国被鲁国所灭,项国的王室后裔遂以项字为姓氏,此后项氏家族世代效忠楚国,为楚国将门世家
“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俗语,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指的四个人都是谁,其实这四个人都是英雄好汉,这句话也是民间对英雄好汉的崇拜,下面就来说说这四位英雄好汉都是谁。
王不过项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
王不过项指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其实项羽本名项藉字羽,他的祖上是周朝王室后裔,他的祖先是周朝王室宗亲被分封在项国,在春秋时期项国被鲁国所灭,项国的王室后裔遂以项字为姓氏,此后项氏家族世代效忠楚国,为楚国将门世家。
项羽的祖父就是一员猛将,是楚国末期名将项燕,当年秦始皇派大将李信和蒙恬联军去攻打楚国,结果项燕大破李信和蒙恬联军,连杀李信手下七个都尉,李信被项燕打得丢盔弃甲逃回秦国。
就看项羽的家族出身就能知道这是一个猛人世家,项羽自幼与叔父项梁相依为命,据《史记》记载,项羽成年后身高八尺有余(大约身高为1.85米左右),膀大腰圆且力大无穷,他力能扛鼎,一般三五个人近不了他的身,这使得项羽闻名乡里,很多乡人都敬服于他。
项羽自幼就得到叔父项梁教导兵法谋略,叔侄俩都想着将来能兴复楚国。秦始皇死后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项梁决定趁此机会揭竿而起兴复楚国,于是项梁就派项羽去诛杀会稽郡守殷通。
项羽很勇猛的在郡守府击杀了郡守殷通,随即项羽腰间别着郡守印绶,一手拿着殷通的人头就要走出郡守府,殷通的手下自然要替其报仇。
项羽就这样开始在郡守府大杀四方,项羽仅凭一己之力击杀了殷通手下一百余人,他的神勇极大的震慑了殷通的其余手下,他们纷纷跪下向项羽求饶,项羽也成了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位以一敌百的勇士,可以说他的勇武是千古无双。
在项梁战死之后,项羽就接管了军队继续反抗秦朝,很快项羽就凭借他的勇武在秦末乱世占据了一席之地。
尤其是公元前208年,项羽单枪匹马在军营中斩杀了宋义,更是让他的勇武闻名天下。史书中评价项羽是“为人彪悍,所过之处无不残灭”。
后来项羽又在巨鹿之战大破秦国名将章邯和王离,一时之间项羽威名震动天下。攻灭秦朝之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从此霸王之名成为后世传说。
项羽最高光的时期还是彭城之战,在彭城之战中,他以三万人马大破汉王刘邦组成的六十万诸侯联军,创造了中国军事历史上最经典的以少胜多案例。
只可惜彭城之战后项羽迅速衰败,刘邦派大将韩信在垓下击溃项羽,最终项羽突围失败于乌江自刎,以霸王别姬的悲剧形式结尾。
虽然秦末乱世最终以刘邦建立汉朝结束,可是项羽在历史上的勇武地位却无可撼动,后世都称其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就说明了项羽的勇武是古往今来不可超越的,这也就是“王不过项”的由来。
古代大才女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就感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力不过霸指的是西府赵王李元霸
力不过霸指的是唐高祖李渊第四子赵王李元霸,只不过李元霸最早是古典小说《说唐全传》中的虚构人物,此后经评书戏曲加以演绎,他也被传的神乎其神,他的历史原型应为李渊第三子卫王李玄霸。
据史料记载,李渊与嫡妻窦夫人共生育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老大李建成、老二李世民、老三李玄霸、老四李元吉。不过历史的李玄霸在唐朝建立前就去世了,仅活了15岁,他的卫王封号还是李渊建立唐朝之后追封的。
不过小说中的李元霸可与历史上的李玄霸形象完全不同,按照小说中的设定李元霸是金翅大鹏转世,外形是“面如病鬼,骨瘦如柴”的病秧子。
可是李元霸却极为神勇,小说中说他的两臂有四象之力,也就是说他的双臂力量比堪比四只大象的力量,就单说这份力量,他可能就比楚霸王项羽还要厉害。
由于李元霸的臂力惊人,他的武器也很厉害,是一对重达八百斤的金锤。这么大的力气,他吃的自然也多了,他一顿饭就能吃掉十斗米和十斤肉。
李元霸力量强大自然也是一员虎将,他在小说里第一次出场就直接打败了也力大无穷且能单臂使用四百斤武器的宇文成都,此后李元霸在小说中就如同神一般的存在,很多武将在他手底下很少能走上三五招,一般的武将连他三锤都接不住。
而且李元霸非常的残忍,像抗日神剧中的手撕鬼子有可能就是跟他学来的,李元霸由于力大无穷,在小说中经常撕人,比如宇文成都和另一个大将伍天锡都被他撕成两半,动辄撕人可见他的臂力有多么强大。
因为李元霸在小说中已经无敌了,所以小说最后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很诗意的结局,那就是李元霸在得胜之后回军途中,恰逢电闪雷鸣,李元霸认为是老天在吼他,于是他就举锤骂天,结果电闪雷鸣之际,他的瓮金锤成了导火索,把天雷引了下来,直接把他劈死了。
就这样由于小说、评书、戏曲的演绎推广,李元霸就成了家喻户晓的猛士,他也凭借天生神力,被民间称之为“力不过霸”。不过李元霸只是文学作品中虚构出来的人物,他的历史原型李玄霸与他的事迹几乎完全不同。
将不过李指的是唐末猛将李存孝
将不过李指的是唐末时期的猛将李存孝,他不仅勇猛还颇有谋略。李存孝本名安思敬,幼年时父母双亡,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虏为囚俘,后来在服侍李克用时期获得赏识,被李克用收为养子,遂改名为李存孝。
此后李存孝一直跟随李克用在军中生活长大,自幼在军营长大,耳濡目染之下,李存孝很快就成长为骁勇善战,勇力非凡的猛将。
后来李克用讨伐黄巢起义时,经常命李存孝为先锋,李存孝异常勇猛,在对阵黄巢的义军时,从无败绩,每战必胜。
在公元890年时,李克用的地盘潞州发生兵变,当时李克用的弟弟李克恭出任昭义军节度使,驻守潞州。李克恭为人贪暴,潞州人都十分憎恨他,正好当时李克用的麾下的将领冯霸叛乱,于是李克恭的手下就将其杀了向冯霸投降,冯霸则向李克用的对头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投降。
与此同时唐昭宗认为李克用势力过于强大,因此就派兵讨伐李克用。也就是说当时的李克用一面要应对朱温,一面还要应对朝廷派下来的讨伐军队,可以说局势对李克用非常不利。
于是李克用派遣李存孝去夺回潞州,李存孝先率了本部三百士兵伏击了带有三千人马朝廷任命的昭义军节度使孙揆,并且还生擒了孙揆,此后李存孝又带领五千士兵攻打潞州,骁勇善战的李存孝生擒了很多朱温手下将领,最终收回了潞州。
复夺潞州之战是彻底让李存孝勇武之名传遍天下,此后只要对手一听是李存孝带兵来了,立刻就闭门不战,都不敢与李存孝对战。
可是李存孝的结局并不好,他最终因背叛李克用,而被李克用车裂而死。致使李存孝背叛李克用的原因,其实是李克用的另一个养子李存信的谗言。
由于李存孝骁勇善战,且战功赫赫,日渐受到李克用的喜爱,因此李存信心生不满,想与李存孝争宠,二人经常对着干。
而且李存信是个十足的小人,经常在李克用面前诋毁李存孝,本来收复潞州之后,李存孝战功最为显著,应该被任命为昭义军节度使,结果由于李存信的谗言,李克用只让李存孝当了一个汾州刺史,这让李存孝十分气愤,为此气的数日茶饭不思。
由此李存信和李存孝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公元892年时,卢龙节度使李匡威联合成德节度使王镕攻打李克用,因此立刻用具就派李存信和李存孝率联军抵御李匡威和王镕。结果由于二人互相猜忌,都按兵不动,最后不得已之下李克用只得改派别的将领统军才击退了李匡威和王镕。
李匡威和王镕退兵之后,李存信就率先在李克用面前状告李存孝与王镕暗通才故意按兵不动,李存孝得知李存信如此污蔑自己之后,他担心李克用真信了李存信的话,于是他率先发兵反叛,他先是与王镕和李克用的死敌朱温写信表示投诚,并准备等待王、朱派援兵来他就反攻李克用。
李克用得知李存孝叛乱之后,立刻先发兵攻打王镕,迫使王镕求和投降,断了李存孝的援兵,随即派重兵围困李存孝,最终李存孝在弹尽粮绝之下,只得向李克用投降。
虽然李克用知道李存孝并非真心反叛,而是受到李存信的谗言蛊惑,但是李存孝暗通朱温和王镕书信俱在,他虽不忍处死李存孝,但也只能忍痛将其处死,本来他还想着如果诸将有能替李存孝求情的,他就顺台阶赦免李存孝,结果由于李存孝锋芒过盛,李克用麾下诸将都十分嫉妒他,没有一人替他求情,最终李克用只能下令车裂李存孝。
据传说李存孝勇力非凡,车裂他的时候,他四肢神力把四匹马都拽了回来,最后还是讲他的手筋脚筋挑断,使他不能发力,这才将他顺利的车裂。
一代勇将李存孝就这么被五马分尸了,李存孝被杀之后,李克用在与朱温的争斗中日益渐落下风,后来李克用都后悔把李存孝车裂了。由于李存孝勇力非凡,骁勇善战,因此后世称其为“将不过李”。
拳不过金指的是北宋豪侠金台
拳不过金指的是浙江义乌民间传说的北宋豪侠金台,不过金台这个人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尚待考证,他的事迹主要出现在义乌民间传说,还有民间野史以及小说、评书等文学作品。
据民间传说金台是北宋时期武学奇才,尤其精通拳法,是南拳各派系的祖师爷,宋英宗曾封其为天下拳王,是中国武术传说中的第一高手,又被称为古今武术天下第一。
金台还曾支持王安石变法,宋神宗时代,金台受宋神宗的委托,全权负责王安石的起居安全,王安石推行变法触动了很多权贵阶层,因此很多人都想暗害他,多亏了有金台保护他才能安然无恙。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金台就退隐江湖,从此金台收徒传艺,北宋时期著名的武师周侗就是金台的开山大弟子,周侗可是武林传说的高手,《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卢俊义、林冲、武松,连败梁山好汉的曾头市教头史文恭,还有后来《说岳全传》中岳飞都是周侗的徒弟。
换言之这些人都是金台的徒孙,就看周侗教出来的这些牛人徒弟,可想而知金台有多么厉害,因此虽然金台在历史上存在与否都不确定,但是并不妨碍民间对他的认可,所以他被民间称为“拳不过金”。
写在最后
所以“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民间俗语指的四人分别就是项羽、李元霸、李存孝、金台,四人中项羽和李存孝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李元霸虽然有历史原型,但整体事迹都是艺术加工出来的,至于金台是否存在于历史上还有待考证。
不过不管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还是民间艺术虚构出来的人物,民间对四人的推崇,也说明了古代民间对于强者的崇拜,是对强者的认可和赞美。
“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由来已久,而这句话中所提到的四个人物,个个都称得上是英雄好汉。
那么,这四个人分别是谁呢?下面就聊一聊他们。
先说“王不过项”
这个“王不过项”中的“项”,便是指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祖上,是周王室的后裔,其家族为姬姓,周朝时期诸侯国之一的项国,便是项羽的先祖创立的。
项国被鲁国灭掉后,该国族人便以国名“项”为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项族人归属楚国,并且,还在楚国中身居高位。
像楚国的名将项燕,便是项羽的祖父。
曾经,项燕凭借勇猛,曾大败秦国大将李信和蒙恬的联军,不仅攻下了秦国的数个营地,还斩杀李信麾下多名大将,最终迫使李信率残部逃奔回秦国。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先辈都如此勇猛,项羽自然也不例外。
据《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记载,项羽长大后,身高八尺,且力能扛鼎,寻常三五个人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因此,其家乡不少年轻人都十分敬畏他。
并且更重要的是,项羽还才气过人,也就是说文武兼备,这在当时就相当厉害了。
而他在年轻时,曾干过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某年秦始皇前往会稽游玩时,项羽和叔父项梁(项燕之子)前往观看,而在看到秦始皇威风八面的仪仗后,项羽对项梁说了一句堪称“大逆不道”的话。
“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羽本纪》
这话说完,吓得项梁赶紧捂住项羽的嘴,唯恐被人听见,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项梁开始对这个侄子刮目相看。
在此之后,项梁便倾心教授项羽兵马谋略,而到了陈胜吴广起义时,项梁指示项羽杀死会稽郡守殷通,而项羽不仅成功得手,并且在当时就展现出了极其“悍勇”的一面。
当时,殷通被项羽击杀后,殷通的几百个部下要为长官报仇雪恨,因此将项羽团团围住,但项羽并未慌张,而是手提殷通人头,腰佩殷通官印,同时开始大杀四方。
仅凭一人之力,便击杀了殷通一百多名部下,硬杀得整个郡守府血流成河,而殷通的其余部下,均被项羽这种神勇给吓住,纷纷跪地求饶,无人敢抬头直视项羽。
这份杀伐之气,可谓是“悍勇无比”。
而到了项梁战死后,项羽接过了兵权,带着部下东征西讨,更是凭借悍勇在秦末乱世中争得了一席之位。
尤其是在公元前208年时,项羽单枪匹马在万军中斩杀宋义,更让他自此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当时楚国的不少将领,评价项羽均称其“为人彪悍,所过之处无不残灭”,由此可见,项羽的悍勇也是得到公认的。
而真正让项羽名动天下的,则是他大破秦军主力的事迹。
史料记载,项羽攻打秦将王离时,其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悍然冲向敌阵,令麾下兵卒无不热血沸腾,纷纷跟着项羽奋勇杀敌,最终超常发挥,生擒王离,大破秦军。
而在之后,项羽在辕门召见众诸侯,由于惧怕项羽的威名,诸侯们只敢跪着前行,无人敢平视项羽。
这是何等的威风?可以说,纵观当时整个天下,也就唯独项羽能做到这一点。
而项羽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莫过于在彭城之战中,以少量兵力击溃刘邦数十万诸侯联军的壮举了。
公元前205年,刘邦联合众诸侯,组织起了一支近六十万人的联军,浩浩荡荡进攻项羽,并且,在开战之初,刘邦所向披靡,成功占据了彭城。
为此,刘邦极为得意,认为击败项羽指日可待。
但项羽却不慌不忙地率领三万人马赶赴彭城,随即在彭城之下与刘邦展开决战,先是在攻城时,斩杀刘邦十几万人,之后又在追击过程中,再次斩杀刘邦二十多万人。
何谓“以少胜多”?彭城之战中的项羽,就给刘邦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教育课。
但在彭城之战后,项羽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经历了潍水之战后,项羽麾下大将龙且战死,二十万主力军也在此战中全军覆没,导致项羽面临的局势越发捉襟见肘。
不得已之下,项羽只能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但从那个时候开始,好运气似乎远离的项羽,刘邦单方面撕毁协议后,派韩信等将大举进攻项羽,而项羽则被困于垓下,最终突围失败,于乌江自刎而死。
秦末乱世,虽说最终以刘邦全面胜利而告终,但西楚霸王项羽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而后世对其评价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意思就是说没有人能超越项羽的神勇,这也就是为何会说“王不过项”的主要原因。
再说“力不过霸”
这个“力不过霸”中的“霸”,指的是小说评说中的李元霸。
李元霸是一个虚拟人物,不过,大部分人均认为,李元霸的原型人物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也就是李世民的三弟。
李渊共有四个嫡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和四子李元吉,这四人均为李渊的嫡妻窦皇后所生。
不过,历史上真实的李玄霸,仅活了十五岁便病逝,并且在他死的时候,李渊还尚未建立唐朝。
而李元霸这个人物,最早出自于古典小说《说唐演义全传》中,在小说里,李元霸也是李渊之子,但其人生经历却和李玄霸大不一样。
按小说中的交代,李元霸是金翅大鹏雕转世,并且,其生的“面如病鬼,骨瘦如柴”,活脱脱一幅快不行的状态。
不过,表面上看着像个病秧子,但实际上李元霸却极为神勇。
首先,他的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意思是比四头大象的力气还大,这份神力,比西楚霸王项羽还要厉害。
其次,正因为他臂力惊人,因此武器也和寻常人不一样,小说里他使用的是两支金锤,每个重达四百斤,两个加一起,就足足有八百斤重。
还有,就是他的饭量惊人,据说他一餐,就能吃掉十斤肉和十斗米。
而他在小说里第一次出场,便对上了同样力气惊人的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要知道宇文成都在小说中,也是一个可以单手使用四百斤兵器的人,但到了李元霸这里却不够看了。
当时,宇文成都在晋阳宫大殿上与李元霸比武,结果,宇文成都使出全身气力,却丝毫撼不动李元霸分毫,而李元霸一个反手,就将宇文成都扔出去老远。
如此神力,确实无人能敌,而在这次比试之后,李元霸便由此名扬天下。
再往后,李元霸可谓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很少有武将能在他手下过上几招的,大部分都是被他几锤击败。
比如在四明山一战,李元霸仅凭单人独骑,便击败十八路反王二百三十万大军,还有在紫金山对阵张德金时,李元霸同样也是单人独骑,将对方一百八十五万军队杀得只剩六十五万。
按理说,这样的猛人,已经是无人能敌的了,但李元霸最终还是死了。
怎么死的呢?当初他在离开师傅紫杨真人时,紫杨真人曾特意交代他,日后万不可大开杀戒,另外凡是遇到使用“镏金镋”作为兵器的,务必不少将其杀害。
而李元霸在最开始,尚能铭记与遵守师傅的叮嘱,但时间一长就开始忘乎所以。
首先是视人命如草芥,死在他锤下的人不计其数,尤其还喜欢把人掷向空中,扯住双腿生生撕裂。
至于师傅交代不可杀害使用“镏金镋”作为兵器的要求,更是忘得一干二净。
比如宇文成都以及其麾下大将伍天锡,均是使用“镏金镋”作为兵器,但李元霸在击败他们后,还是残忍将其杀害。
特别是杀害大将伍天锡时,伍天锡眼见落败,便连连求饶,希望李元霸能放他一命,但李元霸还是生生将其撕碎。
最终,在潼关前,李元霸先是被天雷轰得七荤八素,之后他恼怒之下,将手中金锤扔向天空,意思是要教训老天,结果金锤落下后,恰好砸在其身上,直砸的他气绝当场。
虽说李元霸是小说中的人物,但由于小说和评书等艺术形式的推广,让很多人都对李元霸较为熟悉,而他也正是凭借天生神力,得到了一句“力不过霸”的称赞。
还有“将不过李”
这个“将不过李”,说的是唐末大将李存孝。
说到李存孝,有不少人对他并不是很熟悉,不过,他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既悍勇且颇具谋略的武将。
李存孝原名安敬思,幼年时恰逢唐末乱世,父母家人均也死于战乱,孤苦伶仃的他,幸运地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收养,自此成了李克用的义子。
由于常年在军中生活,因此在李存孝长大后,极为骁勇,弓马骑射样样在行,并且领兵打仗也颇有一套。
据史料记载,早年间李克用曾多次派李存孝外出征战,比如攻打陈州、许州,还有征讨黄巢等战役,而李存孝每战必胜,从无败绩。
而李存孝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复夺潞州之战。
公元890年,由于李克用势大,唐昭宗下决心要出兵讨伐他,与此同时,原本属于李克用地盘的潞州,又出现了将领冯霸叛变一事,这就导致李克用在当时颇为手忙脚乱。
与此同时,历来与李克用不对付的朱温,趁机安排兵马进驻潞州,并且还分兵前去攻打李克用,总之,当时的形势对李克用相当不利。
而李克用当时由于正在泽州一带,因此便派出养子李存孝前去夺回潞州,李存孝得令后,仅率五千精兵,不仅夺回了潞州,并且还生擒朱温手下多名大将。
此战之后,李存孝骁勇之名天下皆知,而在后来的多场战役中,敌军只要听说是李存孝来了,均是紧闭城门不出,根本不敢跟李存孝对战。
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猛将,理应该在李克用麾下得到重用才对,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李存孝却在后来背叛了李克用。
背叛的原因,出在李克用的另一个养子李存信身上。
李存信也是李克用的养子,他看到李存孝立下了累累军功,并颇得李克用宠爱后,便心生不满,因此,经常就和李存孝对着干。
并且,李存信还时常在李克用面前诋毁李存孝,导致李存孝时不时地被李克用敲打一番,这样一来,李存信和李存孝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大。
而在李存孝夺取潞州后,他原本想着,自己有这么大功劳,父亲李克用必然会让自己升任节度使,但结果却被李存信在李克用面前一顿离间后,最终李存孝仅得了个刺史之位。
至此,双方的矛盾彻底被激发,而在两年后,也就是公元892年,李克用计划发兵攻打唐军时,任命李存信为蕃汉马步都指挥使,命他协同李存孝一同作战。
但这二人由于存在很深的矛盾,因此互相猜忌,并皆按兵不动,最终迫使李克用不得不改派他人方才解决唐军。
事后,李存信恶人先告状,他对李克用说,李存孝有二人,意图谋反,而李存孝在听说李存信告自己的黑状后,不仅没有想办法到李克用面前解释,反而因为担心李克用责罚他,暗中联合死敌朱温,准备攻打李克用。
这下,算是彻底坐实了他“谋反”的罪名,最终,李克用亲自率兵前来攻打李存孝,由于被团团围住,导致李存孝弹尽粮绝,最终不得不向李克用投降。
李克用事后也知道了李存孝的谋反是李存信捣的鬼,但由于李存孝确实有谋反的行为,加上他和朱温之间的信件也被公布与众,因此,虽说心中不忍,但最后还是忍痛车裂了李存孝。
而在民间传说中,李存孝临死时,由于他生有神力,导致车裂他的马都被他生生拽了回来,最后还是把他的手筋脚筋全部挑断,让他无法发力后,才成功将其”五马分尸“。
李存孝死后,据说被葬在了太原的太山中,不少老百姓都为他的死而鸣不平,同时也有感于他的勇猛,因此就希望李存孝能保佑自己,一来二去,关于李存孝的传说就越来越多,而他也成为了百姓口中太山的山神,那句”将不过李“也由此流传开来。
最后就是“拳不过金”
这个“拳不过金”,说的是北宋年间的传奇豪侠金台。
金台此人,历史上究竟存不存在尚无定论,但正史中确实没有关于他的记载,仅在小说和评书中有过出现。
不过,在浙江义乌,至今尚存有据说是纪念金台所建的石桥和凉亭。
而在小说中,金台是个名震江湖的大人物,他拳术极高,号称中原武学第一人,并且,他的徒子徒孙中,还有不少赫赫有名的人物。
比如《水浒传》中的武松和林冲,二人的师父便是金台的大弟子周侗,也就是说,武松和林冲是金台的徒孙,另外,在《说岳全传》中,岳飞也是金台的徒孙。
单看这几个人,就知道金台的武术有多高强。
那么金台又是师从何人呢?关于这点,传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他的武术,是得到了一个名为“蛋子僧”的世外高人所教,另一种说法,则是说他师从一名叫做田七的武侠。
具体是师从何人暂且不说,最终的结果是金台练成绝技,并开始行走江湖。
而在小说中,金台行走江湖后,干的第一件名动天下之事,便是在擂台上一拳打死西夏国的黑风僧一事。
据小说交代,金台学成武艺后,恰逢当时宋仁宗去世,宋英宗登基,由于英宗听信国丈兼太师的澹台伟谗言,便在京城设立擂台,广招天下武林人士前来比武。
其实这是澹台伟的一个毒计,他想通过西夏国的黑风僧之手,将天下豪杰聚集在京城,再来个一网打尽。
但没想到的是,年轻的金台参加了这次擂台比武,并且在擂台上,仅用一拳,便打死了西夏国的黑风僧。
事后,金台被宋英宗赐予“天下拳王”的称号,但却遭到了奸臣陷害,以他误伤人命为由,将其收监,还要将他处死。
不过,当时刚好又碰上辽国挑衅,派来一名武师挑战,声称大宋要是能打过辽国武师便休兵,如若不然便举兵南下。
结果,大宋派出了多名武师均不能取胜,眼看辽国就要发兵,最终有人建议让金台试试,由此,金台才得以出狱。
而金台与辽国武师对战的过程,和与西夏国的武僧差不多,也是仅用一拳便将其击败。
至此,金台真正名动天下,在此之后,金台还在大宋边境危急之时,召集义乌各武馆的武士赶赴前线抗敌,还积累了不少军功。
到了宋英宗去世,宋神宗登基后,金台还受皇室委托,成为了王安石的保镖,专门负责协助王安石推行变法,正因为有了金台的保护,王安石的才得以推行各种变法政策。
而在金台的晚年之际,则专心收徒教授武艺,前文提到的周侗,便是在金台开始收徒后教授的第一个弟子。
除了上述形象之外,金台还在金庸所著的《天龙八部》中出现过,在其中,他客居嵩山时期,遇到了挑战少林寺的李沧海,少林寺不敌后,最终金台出手赶走了李沧海。
虽说金台此人在历史是否存在尚无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武艺之高,确实是得到公认的,不少小说中他的形象,也是一位拳术高强的豪侠形象,正因为如此,民间便有了“拳不过金”的这个说法。
小结:
“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中所说的四个人物,分别是西楚霸王项羽、李元霸、李存孝以及金台,这四人中,有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也有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但不管是存在还是虚构,都是古人对于强者的一种认可,同时也是一种向往。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