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人那么严谨造个车还烧机油?
德国汽车制造业以其高质量和工艺精湛而闻名于世。然而,尽管德国汽车制造商在质量控制方面非常严格,但仍然存在个别情况下的技术问题
德国汽车制造业以其高质量和工艺精湛而闻名于世。然而,尽管德国汽车制造商在质量控制方面非常严格,但仍然存在个别情况下的技术问题。机油烧耗是一种可能的问题,尽管并不是每辆德国车都会出现这个问题,也并非只有德国车会出现这个问题。这种情况可能源自以下几个原因:
1. 工程设计和制造:尽管德国汽车制造商致力于高质量和精确制造,但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机械性能方面的挑战。一些技术细节、零部件制造、材料选择等因素可能会导致某些车辆在特定情况下出现机油烧耗问题。
2. 驾驶条件和使用习惯:驾驶方式和使用习惯对车辆的性能和机械状况有重要影响。例如,频繁进行高速行驶、过度加速、不适当的保养或使用低质量的机油等都可能导致机油烧耗问题。
3. 维护保养问题:适当的维护保养是确保汽车正常运行的关键。如果车主没有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定期保养和更换关键部件,或者使用不合适的机油,那么机油烧耗问题可能会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机油烧耗并不是德国汽车制造商故意设计或制造的问题,而是一种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技术故障。这并不代表所有德国车都会有这个问题,因为每辆车都是独立的机械系统,存在个体差异。
总的来说,德国汽车制造商以其严谨的工艺和高品质而备受推崇,尽管偶尔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并不能否定他们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卓越贡献。
德国人“严谨”的标签是错误的理解,汽车烧机油是因为技术水平差
德国从来都是很严谨的,几百年都是这样!这是曾经经常看到的一些评论。
很多精欧的家伙总会不遗余力地向其身边的人来这样描述德国,殊不知德意志帝国是1871年才建立;德国真正成为欧洲强国是在1900年前后,在这个阶段里的德国人一定程度的被视为“刻板”甚至“工具人”,之后经过刻意的美化才被定义为“严谨”,然而这是两个意义完全的词汇。
近代德国之所以能成为欧洲强国,能成为二战时的邪恶轴心,这都得益于它的专制体制和中等教育。德国的普鲁士军事化教育对其人民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平民对于其军队是非常畏惧的,准军事化的管理使其普通人也有着不问原因而服从命令的习惯,否则可能要面对的就是难以估量的后果。这是因为畏惧而产生的习惯,如果不是历史爱好者则不必要深入地解读。
第二个因素是德国率先推动的“中等教育”,这点对于德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德国注定走向没落的根源。
德国推动中等教育的初衷不是为了开化,而是为了打造出“能读能写,能从事工业生产,但不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人”。
说白了就是要打造出一些生产工具,这些工具人要具备基础的操作能力,但还必须限制在开化之前的标准;所以所谓的“德国工匠”都只是最基础的工业生产力,不具备创造力,而在这份畏惧或新年一旦打破之后,德国的“匠人”会做出很多离谱的事情。
二战之后的德国进入了衰退期,作为邪恶轴心的德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仅漂亮国在战后就收割了德国诸多的工程师和技术;而德国在欧洲本身的发展也有诸多的障碍,所以其汽车工业水平一度严重下滑。同时在战后的欧洲又先后经历了经济危机和石油危机,结果造成巴伐利亚发动机厂(宝马汽车)差一点破产,奥迪在淘汰二冲程发动机的节点没有发动机可用,如果不是以大众汽车为首组成新汽车联盟,那么很多知名的德国品牌都早就消失不见了,像宝沃一样。
打不开北美市场,欧洲市场空间太小,怎么办呢?
只有看向亚太市场,而此时进行改革开放的中国成为了德国的目标,从戴姆勒克莱斯勒与北汽合作开始,德国汽车工业才真正进入黄金阶段。
先拿下B端市场,在推动C端市场会事半功倍,因为在B端市场能形成巨大的品牌光环;初期的德国车企面向的正是以B端为主的中国市场,这让德国人看到了机遇,也看到了未来几十年的蓝图。所以德国汽车行业与德国从这时候就开始进行了文化输入,说白了就是编造出一些虚假的形象来给品牌赋魅,这在外国文化输入的初期能快速的养成一批德国制造的铁粉;这种操作是德国很擅长的,或者说整个西方国家阵营都很擅长,这在德国与漂亮国的文化战争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而德国人的“严谨”的标签也就是在这个阶段里成型,然而现在还认为那种不懂得思考的,只会“打螺丝”的工具人等同于严谨的工匠吗?
上面讲到了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那么做事就一定不会有底线。
现在的德国企业和工人哪还有工匠的品质可言?
大众集团率先曝光了油耗和尾气排放数据造假的操作,戴姆勒奔驰和巴伐利亚发动机厂(宝马汽车)也陆续曝光了相同的问题,这是严谨的企业会做的事情吗?德系汽车的烧机油问题很严重,巴伐利亚的发动机甚至还有漏油和增压器旁通阀卡滞导致自燃率超高的缺点,采埃孚的纵置8AT渗油是常态,这些都说明了德国的“工匠品质”只是个刻意编造出来的笑话。
越缺什么就会越强化包装什么,德国就是这样了,日本也是相同的;日本车企也在讲其工匠品质,然而日本几乎全部的汽摩厂商和供应链企业都在造假,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铃木、斯巴鲁、雅马哈、光冈、东丽、曙光、均胜、高田、神户和日本制铁,以及三菱铝材和三菱电机等等,但凡能想到的企业都在造假。
那么为什么这些企业还能厚颜无耻到去包装“工匠品质”呢?
因为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些造假的操作早晚都会被起底,如果之前不去进行美化的话,最终被起底的时候就要完蛋了;反之,之前的美化让一些人失去了分辨能力,就像曾经德国的工人一样,这些人则会成为其品牌卫道士,虽然最终结果还是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可是最起码能多坚持几年。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