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到底是要告诉我们什么?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第36章
在《道德经》中,老子借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阐明道之妙用。在第36章中,同样也是如此。
首先来看第一段: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歙,就是合拢关闭的意思;张,是张开打开的意思。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想要合拢,必然要先打开。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为了削弱一个事物,你可以有意地先去加强它。举个例子:
几十年前,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军备竞赛。
美、苏虽然都是当时的超级大国,但经济基础相差悬殊。所以为了维持与漂亮国大体平衡的军事力量,苏联要抽调更大比例的国家资源投入军事。如此一来,就严重影响了民生领域,从而加剧了“国强民困”的局势。虽然在苏联末期,苏联领导人在西方国家赢得了很高的荣誉,但却严重损害了自己民族的根本利益,让一个强大的国家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这即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为了削弱一个事物,首先要使之变得看上去更强大,内在的实力消耗殆尽后,衰落将会不可避免。
“将欲废之,必固举之”,要让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衰落,首先要让这个人或者组织显得很兴盛。
以今日的漂亮国为例,在世界范围内,过度运用其硬实力,必将实质性地损害其软实力;而软实力受损,反过来又会损害其硬实力。
老子教诲我们:“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将“将欲废之,必固举之”这句话反过来看,其道理也是成立的。也可以说,“将欲举之,必固废之”——要想成就一个人,一定要先把他逼到绝路,才能促使他绝地逢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位很成功的商人,晚年想把自己经商的心法传给儿子。于是,他带着儿子去了山西,在当地见到很多生意人,与对方签订了一系列合约,并拿到一千两银子的定金。
然而第二天早上,儿子却发现父亲失踪了,银子也不见了踪影,四处打听没有着落。
那些付了定金的当地人,把儿子关押了起来,让四个彪形大汉每天看守,逼他一百天之内还上那一千两,否则性命不保。
对于这个少年而言,这是人生前所未有的挑战。到底要怎么办?苦思冥想之下,他让四个大汉押解他去附近的作坊看看,也许其中会有潜在的生意和一线生机。
到了作坊里,他睁大眼睛去捕捉每一个机会,仔细审视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师傅的手法,渴望从中找到机会。
他发现了怎样的商机呢?在作坊里,大多数人的工作态度,都只是为了完成一份差事,朝九晚五、按部就班,几乎没有人精益求精、努力创新。于是这位商人的儿子有了主意。
他找到债主,请求借一些钱让他把作坊承包下来。租下作坊一个月是一百两租金,他向债主承诺:“一个月我还给你一百两,甚至一百二十两都可以,但你要把工厂的管理和经营权全部交给我,看我能不能在期限内还上那一千两。”
债主们同意了,时间在嘀嗒嘀嗒地倒计时,商人的儿子每天都殚精竭虑,把百分之一万的心思投入其中,当他的洪荒之力被激发出来的时候,他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机会,整个作坊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将近10倍。
一百天到了,他终于还上了银两,然后千里迢迢、心有余悸地回到了老家。当他走进家门,发现父亲竟然坐在房间里等他,父亲没有失踪,一千两银子也没有不翼而飞。
他把自己一百天地狱般的经历讲给父亲听,不解地问道:你不是要有心法传给我吗?为什么让我遭受如此的磨难?
然后,他的父亲缓缓地说:“这就是我要传给你的心法,而你也已经收到了。”
一个人,在退路足够多的时候,他所做的事情基本上归于平庸,只是平平常常把工作完成而已。唯有百死千难之中,人的潜能才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也就是“将欲举之,必固废之”真正的内涵。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要夺取他,首先先给予他。在国际经济领域,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在规划本国经济时,一些发展中国家本可以奋发精进,用10年、15年时间来打造本国的产业链,但往往在此时,一些发达国家会开出一系列优惠条件,说出“你们不必这么辛苦,站在我们的肩膀上成长就可以了”类似的话语。
很多发展中国家都乐于接受这样的条件。然而,这样做,短期看虽能获得好处,长远看来却得不偿失。因为这样不仅废掉了自身的斗志,也失去了构建独立自主经济体系的能力,将来必然处处受制于人。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四句话合在一起,与孟子的名句相互印证。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人、事、物衰败死亡的根源,都是因为在安乐所逐渐滋长起来的小我;唯有“生于忧患”,才能不断激发人的大我。
小我走小路,大我走大道,明白这一点,就叫做“微明”。
再来看第二段,“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一个国家真正的利器,就是它的精神、斗志和文化,即软实力。软实力是硬实力生生不息的源泉。
一百年前,曾有人问:“仁义礼智能够救我大清吗?”如果仁义礼智只停留在书本上,就成了文字,而不是文化。文字,自然是没有力量的。唯有真切地践行“仁义礼智”的内涵,建设心灵品质,从而拥有更高层面的仁爱、智慧、胸怀和能量,才能彰显文化的伟大力量。
老子在这一章里所揭示的是道的妙用。我们可以以此来去观察、预测现实中人、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自己的心灵品质不够高,而贸然使用这样的方法、手段,不仅可能闹出邯郸学步的笑话,甚至可能伤到自己。
学习圣贤经典,归根到底,是为了建设自己。如果能够从这一段中读出“物极必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并且以此来自我砥砺、自我警醒,如此,就逐渐接近于老子对我们的教诲了。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道出了道德经的真正本义即与万事万物和谐共处!每一件事情每个事物都有它的本性和规律!天地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道德经就是通过天地这个大宇宙来阐述个人小宇宙与万事万物的根本。那宇宙的根本又是什么呢!和其光同其尘……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以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可以说道德经每一句话都能代表宇宙的根本但又都是片面的!所以老子最终的目的还是如何经营自身的小宇宙从而带动整个大天地发展与转化!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