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时老秦人的正规军在干什么?
有一种说法,是说秦朝灭亡时,其百万正规军选择了“坐视不理”,眼睁睁的看着大秦最终走向了覆灭。并且,这种说法还提出,正是因为这些战力强悍的老秦人没有出手,才让包括陈胜吴广,以及项羽、刘邦等人的胜利来得这么快
有一种说法,是说秦朝灭亡时,其百万正规军选择了“坐视不理”,眼睁睁的看着大秦最终走向了覆灭。
并且,这种说法还提出,正是因为这些战力强悍的老秦人没有出手,才让包括陈胜吴广,以及项羽、刘邦等人的胜利来得这么快。
当然,起义军如摧枯拉朽一般击败并最终灭了秦国,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老秦人组成的正规军没有出手。
毕竟,国之将亡,作为秦朝的正规军,是不可能会坐视不理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秦朝覆灭前后,大秦的百万大军都在干什么呢?他们到底有没有回来勤王呢?
答案是有的,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老秦人部队,都参与到了平叛之中。
首先是驻扎在北方的边防军。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消除北方匈奴祸患,就派了派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前往边境,而蒙恬在北方也建立了相当大的功勋。
北击匈奴七百里,收复河南地,便是蒙恬所为。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史记》
击败匈奴之后,蒙恬在边境主持建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借助天险,同时加以构建要塞,有效遏制了匈奴的南进。
而这几十万正规军,除了守卫边境要塞这个工作之外,还曾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辟直道一千八百里。
也就是说,这些秦人正规军,从蒙恬带走之后,就一直留在了北方边境。
之后,秦始皇病逝沙丘,赵高、李斯与二世胡亥密谋,用矫诏的方式,试图杀掉蒙恬与公子扶苏。
之所以胡亥非杀二人不可,正是因为当时的扶苏人就在蒙恬军中,他和赵高等人着实担心扶苏会和蒙恬联合起来,用这三十万正规军来一个反击。
当然我们都知道,扶苏是个老实孩子,看到诏书不辨真假就选择了自尽,而蒙恬则据理力争,暂时保住了性命。
但在不久之后,在赵高的蛊惑下,原本想放了蒙恬的胡亥,还是下诏将蒙恬处死。
蒙恬虽说死了,但那三十万大军还在,就在蒙恬被下狱之前,胡亥就命丞相李斯派人接管了这三十万大军。
而接管之人,正是秦国名将王翦之孙王离。
以兵属裨将王离。---《史记》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王离正担任着蒙恬的副将,也就是说,王离原本就是秦朝边防军的一员,只不过从前是副手,如今却成了主帅。
而到了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也就是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随着六国贵族的不断复国,驻守边境的王离也接到命令,带兵南下平叛。
只不过,王离带回来平叛的兵力,并没有三十万。
为什么呢?首先,边境肯定要留一部分人的,不可能全部抽走,另外,在秦末天下大乱时,北方边防军中,有一部分人趁机跑了。
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匈奴列传》
这里所说的“皆复去”,就说明了当时逃走的人还不在少数,而这么一来,王离肯定没有带够三十万南下。
大致人数,应该是在20万以内。
带着这20万左右的军队,王离当时接到的任务是消灭赵国,之后又按照秦将章邯的指派,率兵围攻巨鹿城。
而在当时,王离军驻扎在巨鹿城北,章邯军则驻扎在巨鹿城南,按照老秦人的战力,此战应该是十拿九稳的才对。
但最终,王离军团被项羽击溃,其本人也被俘虏。
关于王离军团为何会败,这里面除了项羽军方面确实是玩了命这个因素之外,还有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细节。
当时,由于惧怕秦军战力,诸侯们都作壁上观,而项羽则选择了破釜沉舟、决一死战的态度,带着部下正面攻打秦军。
需要注意的是,项羽最开始攻打的是巨鹿城南的章邯军。
由于项羽这边是真的玩了命,因此章邯军被击败,但并不是大溃,而是小败,因为啥呢?很简单,当时章邯还能引兵撤走。
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史记》
能引兵撤走,说明了章邯还保持了一定的建制,至少没有全军覆没,而在他撤走之后,诸侯们看秦军也不是不能打败嘛,加上项羽军的胜利给了他们信心,于是,开始集体围攻巨鹿城北的王离军。
诸侯军乃敢击围巨鹿秦军。---《史记》
就这样,王离军团在项羽军,以及众诸侯的围攻之下,最终被击败,王离本人被生擒,另外一名叫做涉间的秦军主将,因不愿投降,当众自尽。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看明白了王离为何会败,第一个原因就是遭到了围攻,毕竟双拳难抵四手,而第二个原因,就是章邯没有救援。
要知道,章邯当时还是有一定战力的,至少还有成建制的部队,但他却任由诸侯们围攻王离而没有伸出援手。
具体他为何这么做,这个不得而知,但个人看法,是当时秦朝内部,尤其是王离和章邯之间,是存在一定矛盾的。
不然的话,章邯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人全军覆没。
但不管怎么说,这驻守在北方边境的军团,在秦末时是参与了平叛,但最终却是死的死亡的亡,剩余的则选择了投降。
王离军遂降诸侯。---《史记》
所以,北方边境军团彻底报销,而除了北方边境军团参与平叛之外,当时秦朝还有另外的正规军也有参与。
这些秦朝正规军,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驻守在咸阳的卫戍部队,这支部队的人数并不多,虽说具体人数尚未可知,但估摸着也就几万人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看当时章邯的建议就知道了。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陈胜派手下周文进兵关中,而周文一度抵达戏水(今陕西临潼东)。
当时周文的兵力具体有多少说法不一,其中一种说是有“百二十万余”,也就是一百二十多万,虽说这个数字有一定的水分,但周文肯定兵力不少。
消息传到咸阳后,胡亥大惊,召集群臣商议如何应对,当时担任少府的章邯就提出建议,赦免骊山刑徒,发给他们武器,组成军队抵抗叛军。
因此,如果当时驻守咸阳的卫戍部队数量较多的话,那根本就犯不上去临时紧急赦免骊山徒来组建平叛军了。
并且,按照胡亥的慌乱程度来看(二世大惊),相信当时咸阳以及周边,是拿不出一支十万左右的野战军团的。
当然,虽说只有几万人,但好歹也是正规军,因此,在之后章邯组成骊山刑徒军团后,这些正规军应该是起到了中坚力量的作用。
不然,纯靠没有打仗经验的骊山囚徒,也不会大败周文军队。
之后,章邯带着他的军团,确实取得了不少胜利,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在不断补充关中秦人,这些秦人,应该有很大一部分是秦统一六国后,已经解甲归田的老兵。
最终,在定陶之战前,章邯的兵力已经达到了至少二十万以上,且这二十多万都是老秦人组成的正规军,而非是骊山刑徒。
靠着这些战力不错的正规军,章邯在定陶大败项梁,并将其击杀。
但就是这么一支能拯救秦朝于水火之中的军队,却因为赵高,最终走向了一个极为可惜与悲惨的结局。
当时,王离军团战败,秦二世发诏书责怪章邯,章邯派了长史司马欣前去解释情况,结果赵高居然派人要杀司马欣。
得亏司马欣跑得快,这才幸免于难,回来之后,就劝说章邯,照这么下去,早晚会死在赵高手里,不如干脆投降项羽。
之后,章邯再三犹豫之后,选择了向项羽投降,但在投降之后,其麾下的军队,由于遭到了六国军队的各种羞辱,不满情绪日益增加。
而项羽在得知后,担心这支军队会叛变,因此将足足二十多万已经投降的秦军,全数坑杀。
於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史记》
所以,由章邯一手组建,包括曾经咸阳的秦朝卫戍部队,以及中途不断吸收补充的老秦人士兵等组成的章邯军团,也就此报销。
除此之外,当时秦朝还有地方上的守备部队。
秦朝地方上的守备部队,数量同样不会太多,毕竟秦始皇在位时,曾往北方派去了三十万大军抵御匈奴,而南方也派去了大量军队去平定百越之地。
南北这么一抽调,留在各郡县的军事力量必然不会太多。
而这一部分力量,在秦末之际也没有产生太大价值,为啥呢?本身力量小,不足以对抗起义军,加上后来六国贵族复国,这些士兵应该有一大部分都选择了归降,毕竟他们本身就是原六国的旧部。
所以,这一部分地方郡县的守备秦军,基本没怎么参与平叛,反而还调转了旗帜,开始对付秦朝。
而秦朝当时最后一支大规模、成建制的军团,则在当时的乱世下,完全没有出手相救。
这支军团,就是前文提到的去平定百越之地的秦军。
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主将屠睢、副将赵佗率五十万大军前去平定岭南,五十万大军一共分为五路。
需要注意的是,这五十万大军,并不全是参与战斗的士卒,还有一部分是诸如后勤人员。
毕竟大军路上吃喝拉撒都需要物资供应,同时,秦始皇在当时的意思,也是要打下岭南等地之后再进行开发,因此这五十万人中,是有一大部分非战斗成员的。
用了数年时间,该军团终于平定岭南等地,不过主将屠睢在这个过程中战死,因此大军主帅就成了屠睢的另一个副手任嚣。
同时,基于军事上的胜利,秦朝也在番禺(今广州)设南海郡治,辖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并委任了任嚣为南海郡尉,总管三郡。
任嚣在任上,做了不少实事,为当时的民族融合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如今广州历史上的第一座城池番禺城,另一个名字就叫做“任嚣城”。
而到了秦末,随着天下大乱,任嚣果断判断出秦朝气数将尽的结论,因此,他就在临终之际,找来老同事赵佗(当时担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对他进行了一番交代。
交代的内容,主要是要赵佗不要参与到风起云涌的争斗之中,而是要他依托傍山靠海的有利地形,以及手下数十万的兵力建立一个国家。
而赵佗也十分听话,在任嚣死后,赵佗出任南海郡守,他下令各关口的军队据险防守,防止中原的起义军入侵,同时加紧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最终在公元前206年(刘邦称帝当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史称南越武王。
也就是说,赵佗当初带走的几十万秦军以及后勤人员,在秦朝灭亡之际,并未参与其中,他们也确实是眼睁睁的看着大秦走向了覆灭。
到了刘邦彻底平定天下后,他派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在陆贾的劝说下,赵佗最终同意臣服汉朝,刘邦大喜,授予了赵佗南越王印绶。
自此,南越国成了汉朝的一个藩属国。
当然,南越国在赵佗死后,又经历了四代南越王,但最终在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还是被汉朝所灭,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总之就是,在清朝灭亡前后,秦朝的正规军是有参与勤王平叛的,比如驻守北方边境的王离军团,以及驻守咸阳的卫戍部队,以及章邯吸收和补充的老秦人军队,都参与了平叛。
至于有人说赵佗的部队不回援,是因为曾经秦始皇生前有命令让他们不回来,这一听就是扯淡的,真正的原因是南海郡守任嚣的审时度势,以及赵佗的听话照做,说白了就是他们不想参与其中而已。
况且,当时岭南的这些秦军,真正的关中秦人的占比相当少,就连自立为王的赵佗都是河北人,这些人如果真的北上回到了中原,那他们帮谁还不一定呢。
与其参与其中打个你死我活,还不如自立为王逍遥自在呢。
最近网上一种论调大行其道,说秦朝灭亡时,秦朝的正规军30万在防守匈奴,保卫华夏的北大门。60万在镇守百越,守卫华夏的南大门。项羽、刘邦之流之所以能大败秦军,因为和他们作战的是章邯所率领的囚徒军,压根不是秦军主力。
这种说法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国之将亡,秦军主力怎么可能坐视不理。这种说法大行其道的根源就是人们心里对秦军战斗力的突然暴跌始终是有疑问的。秦始皇一扫六合才过去几十年,就连昔日六国的主力大军都不是秦军的对手,为什么一群起义军就能摧枯拉朽地灭了秦国?
其实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秦军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北方长城兵团
秦始皇一扫六合,中原统一了之后,北方的边患就凸显了出来。为了打服匈奴人,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秦军主力北伐,这一支远征军将匈奴赶出了河套地区,为了
防止今后匈奴能够长驱秦国腹地。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并且迁徙了大量的百姓去北方戍守,巩固边防。
正如《过秦论》中所言: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却匈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从此,蒙恬率领的这30万秦军主力就驻守在北方苦寒之地,成为了秦国的长城兵团,一直到蒙恬死去。后来中原叛乱,长城兵团在王离的率领下回到中原,支援前线:
“蒙恬死,诸侯叛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者皆复去。”
第二、各地守备兵团
秦统一六国之后,曾经派遣了大量的精锐老卒到各地担任地方官,以便增强秦朝中央对六国故地的掌控力。当时天下有36郡,分配这些优秀士卒到地方上就消耗了大量兵力。并且这些老兵都是昔日秦军中立有军功,素质过硬的。抽调这些军中骨干到地方上去也大大地削弱了秦朝正规军的实力。
而各地守备兵团的长官虽然是秦军的老兵,但士卒其实是昔日六国的旧部。依靠他们这些六国旧人来镇压起义军,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在秦末战争中地方上的军队杀了长官起义也就不难理解了,他们本来就不是一条心。
第三、南方百越兵团
大秦灭六国之后仅仅两年,秦始皇就发起了南征百越的战争。第一次由大将屠睢率领五十多万秦军,大败,伤亡数十万,屠睢本人都被杀了。第二次秦朝又征召了十万大军,与第一次南征的兵马会和一处,由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军南征,开辟了象郡、南海郡和桂林郡。第三次南征是由赵佗发动,秦朝中央没有派遣军队。这三次南征虽然征服了百越之地,但是也损失了近三十万秦军。
征服了百越之后,秦始皇还迁徙了二十万的百姓前往当地建设,以稳固秦朝的统治。此后,这一支部队就由任嚣和赵佗,率领镇守百越。
也就是说,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秦军主力派了30万北上,60万南下,还有很多骨干力量被散往天下各地。百万精锐就这样被打散了,以至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之时,秦朝中央竟然一时之间没有办法镇压。只能让章邯率领修建骊山陵墓的几十万刑徒来作战。
但是这并不意味秦军主力没有参与镇压秦末的起义战争。囚徒军只是用来应急的,秦朝并不是没有正规军,只是需要时间调度。此后,秦二世曾经给章邯派出援军:
“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章邯已破伍逢,击陈柱国房君,杀之。”
而之后章邯受挫于项梁,兵力折损严重,秦二世再次派出援军:
“二世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后来派出的这些援军都是老秦人的正规军,这些兵力能帮助章邯反败为胜,由此可见这些援军兵力之雄厚和战斗力之强悍,到了后期,驻守北方的长城兵团也返回中原,在大将王离的率领下,支援章邯。此时秦军主力都在章邯的手上和项羽交战,所以刘邦能够轻易地绕过主战场到达咸阳。
巨鹿之战,项羽击败章邯,20万秦军投降,之后被项羽坑杀于新安,至此,老秦人在中原的主力被歼灭殆尽,再也无力回天。
陈余曾经给章邯写过一封劝降书,上面有这样一句话:
“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数万。”
三年之内,仅仅是章邯麾下的秦军就损失了十数万,可见当时战况之激烈,老秦人的正规军在国之将亡的时候还是誓死抵抗过的。
唯一一支没有参战的秦军主力就是南方的百越军团,当时百越初定,民心不稳,再加上路途遥远,因此赵佗决定不再北上参与中原的战争,而是继续镇守百越,保境安民。后来赵佗建立了南越国,他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活的最久的君主,享年106岁。
而在秦帝国分崩离析的时候,昔日的秦军也只能选择顺应时势。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当时杜聿明将军也在作陪,蒙哥问了他这么一句话:“你麾下的几十万大军到哪里去了?”
杜聿明哈哈一笑,指了指一旁的陈毅元帅:“都送给他了!”
蒙哥似乎有些不解:“一个人都没了?”
杜聿明指了指自己:“就剩一个!”
这时陈毅元帅见气氛趋于尴尬,于是出来打圆场,他笑着对杜聿明说:“你也回到了人民中间!”
腐朽的旧势力的衰亡并不代表着它的一切都被新生的国家给消灭了,更多的是继承了。后来南越王赵佗就归附了新生的汉朝,几十万秦军也变成了汉军。而汉朝定都关中,这里可不就是昔日的秦国腹心之地?只是秦人变成了汉人而已。
(全文完)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