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替父从军时,攻打的敌人是谁?
笔者认为:花木兰替父从军时攻打的敌人是柔然。根据《史记·花木兰传》的记载,当时北方的柔然骑兵威胁中原,朝廷下诏征兵出征
根据《史记·花木兰传》的记载,当时北方的柔然骑兵威胁中原,朝廷下诏征兵出征。花木兰的父亲年迈,不想让他上阵,于是女儿花木兰挺身替父应募,剪发改装混入军队,随大军北上狩柔然。
在远征的道路上,花木兰女扮男装,表现出过人的勇猛和智慧,深得部将赏识。攻至柔然大营,以计智取胜,大获全胜,将敌军打得溃不成军。大军凯旋途中,花木兰请求与父母相见,真实身份被发现,但因战功赫赫,得到赦免,并获得朝廷褒奖。
所以,花木兰替父从军时攻打的敌人,就是当时威胁中原、骚扰边疆的北方游牧民族——柔然。花木兰女扮男装混入军队,随部队出征北上,以智勇十兵卫,立下赫赫战功,为大唐王朝经受住了来自北方的剧烈冲击。她的事迹,成为中国古代爱国传奇英雄的杰作。
所以花木兰替父从军时攻打的敌人是柔然。她率大军北征,大破敌军,击退柔然对中原的威胁,并因此举荐得到朝廷褒奖。她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女子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这个问题难度非常大。要搞清楚花木兰的敌人是谁,首先就要搞清楚花木兰是什么人。她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人。
花木兰这个巾帼英雄,是民间文学的创造的艺术形象。随着脍炙人口的《木兰辞》,女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木兰辞》中的诗句,现在我还能随口背诵。
那么花木兰到底是什么朝代的人呢?
《木兰辞》中有一些线索。
第一,《木兰诗》最早见于南朝陈代。由此可知,花木兰不会晚于南朝陈代。另外,唐朝大诗人杜牧,曾专门写诗颂扬花木兰。也从侧面证明,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家喻户晓。
第二,花木兰从军,是因为她的国家实行的是府兵制。府兵,就是职业军人,士兵由军府统领。不列入州县户籍,家属也随营居住,编为军户。其特点是军民异籍、兵农分离,胡汉分治。府兵不纳税不纳粮,但必须自备武器,勤练武艺,随时准备听后征调,出征打仗。类似于明朝的军户。
花木兰她们家就是军户。她父亲是府兵。所以征兵的“军书”上,卷卷都有他的名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花木兰替父从军,第一件事情就是购买战马和马鞍马鞭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为什么不买刀剑、弓弩、盔甲?因为她们家里本来就有。
这是典型的府兵制。
而我们知道,府兵制府兵制从西魏开始,到唐朝中期结束。
所以,花木兰肯定是这个时间段的人。
第三,从“可汗”这个称呼看,木兰应该是北魏人。
“可汗大点兵”。很明显,汉族人不会把自己的皇帝称为可汗。隋朝、唐朝都叫皇帝,不叫可汗。花木兰的国家很可能是,鲜卑族建立的北魏。花木兰极有可能是北魏人士。
搞清楚了花木兰的身世,她的敌人的身份就容易判断了。
线索还是来自《木兰辞》。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从这一段叙述可以看出,花木兰的家在黄河以南不远的地方。骑马就是一天的路程,可能是一二百里。她渡过黄河,向北进发,一直到达燕山。敌人是燕山胡骑。
诗中的地名,应该都是艺术加工,并不一定是确切的方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花木兰是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不是与南朝作战。因为敌人是“胡骑”嘛。北魏鲜卑族自己就是游牧民族,但是他们自称是黄帝后裔,而且已经深度汉化,入主中原。草原上的柔然在他们眼里自然是胡人了。
那么在北方草原能够威胁北魏政权的游牧民族有哪些呢?
强悍的柔然
柔然始祖曾是拓跋鲜卑的奴隶,拓跋猗卢时,柔然首领摆脱鲜卑人的控制,率百余亲信逃到了阴山北意辛山一带的纥突邻部。402年,柔然可汗社伦统一漠北,正式建立柔然汗国,征服敕勒诸部、匈奴余部,其势力范围“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北魏平城时期,从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年)到孝文帝泰和十八年(494年)柔然一直是北魏在北方的劲敌。
据《魏书·列传第九十一》中记载,从公元402—487年,柔然就对北魏主动发动战争十次。北魏也不是好欺负的,挨打的多了。终于发了脾气,抄起家伙跟柔然干了起来。
神麚二年(429年),北魏兵分两路主动出击。柔然猝不及防,大败。“国落四散,窜伏山谷,畜产布野,无人收视”。北魏穷追猛打,“东至瀚海,西接张掖水,北度燕然山,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里”。经过这一番打击,柔然一蹶不振。
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十年。与《木兰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描述高度吻合。
花木兰是一个勇武的鲜卑族姑娘,她的敌人是北方草原上强悍的柔然人。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